第1270章</p>
试验车间里安静无比,只有设备有规律的滴滴声,以及众人的呼吸声。</p>
谢康脸上一副思考的表情。</p>
“碰撞频率与等离子频率比值小于0.3时,天线的驻波和等离子体中电波衰减之间,存在负相关特性?”</p>
他看过那边的资料文件,但对于这么细节的方面,脑海中却没有多少印象。</p>
谢康急忙去翻找这份资料。</p>
不多时。</p>
他找到资料,定睛一看!</p>
果然如李阳说的那样,有这个试验数据记载。</p>
“还真是如此,李工你记性真好。”</p>
“只是…我们能利用这个数据,解决哪些具体的问题呢?”</p>
谢康疑惑的问道。</p>
李阳从他手里拿过这份资料,笑着开口。</p>
“谢教授,这可不是解决某个具体问题,而是能够彻底把黑障现象,给完美解决!”</p>
谢康一脸讶异的看着他。</p>
在场的研究人员,也是一副不可置信的表情,紧盯李阳。</p>
这么一个不起眼的特性,就可以彻底解决黑障问题?</p>
这说法,从何而来?</p>
不等他们问出心中的问题,李阳主动解释。</p>
“我们可以借助两者物理特性上的负关联性,使得通过检测发射天线端口处的驻波变化,预测等离子体鞘套引起的信道容量衰落。”</p>
“紧接着,通过自动调整传输速率以适应信道变化,并引入数据优先级和暂存机制,最终使自适应通信机制得以实现。”</p>
他简短的解释了原理,不然的话,真要一五一十详细解答,没个半天时间,根本解释不清楚。</p>
李阳也相信,他们是资历比较深的研究人员,应该可以很快理解其中的原理。</p>
正如他想象的那样,谢康稍稍思考了一会儿,就明白过来。</p>
他一拍大腿,神情立马变得激动。</p>
“妙!着实巧妙!”</p>
“既然发射机无法直接获得信道的反馈信息,那么我们就在两者之间,加上一个介质。”</p>
“通过这个介质的变化,来间接精确预测等离子体鞘套引起的容量衰落。”</p>
谢康振奋不已。</p>
李阳提出的这个方法,不仅更加简单,成本更低。</p>
而且,试验的难度,也大大降低。</p>
研究人员经过谢康这么一点拨,也很快就明白了其中的意思。</p>
他们看向李阳的目光,更显尊敬与折服。</p>
“李工真的好强,连这样的方法,都可以想得出来。”</p>
“这份文件资料此前谢教授也给我们看过,还专门拿出来与我们讲解分析过,但是没有一个人,发现了这之中的奥妙!”</p>
“所以,如果试验没有问题的话,李工提出的方案,就能够彻底解决黑障问题了吧?”</p>
“自然!”</p>
研究人员们顿时兴奋不已。</p>
他们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努力了数年,但久久没有进展。</p>
如果李阳的方法能够解决的话,那这个项目,终于能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p>
而后他们的工作,便是把这个方法不断完善升级。</p>
同时,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更多的方法,让以后解决黑障问题时,可以更加游刃有余,多种方法并行。</p>
谢康也想到这一点,深呼吸一口气,问道。</p>
“李工,你我一起,尽快把实验方案弄出来,我们抓紧时间,开始试验?”</p>
李阳点头同意。</p>
他也希望能早些进行试验,来验证这个方法是否可行。</p>
谢康道。</p>
“方法是你提出来的,想必你已经有一个完整的实验方案。”</p>
“李工,接下来的实验,由你全权负责。”</p>
“包括我在内的所有研究人员,统一接受你的调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