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5章</p>
早有官员惊天骇浪,闻声迅速将孙正奇扑倒压制。</p>
侍卫匆忙赶来,将他捆绑在地,堵住了嘴。</p>
然而,众臣已然胆战心惊,面面相觑。</p>
这孙正奇中邪了,平时那么古板正值的人,今日怎么跟疯了一样?</p>
此时的皇上突然站起来,指着他们道:“耍心眼,都给朕耍心眼!”</p>
“看来朕对你们太过仁慈了,竟然让你们胆敢诋毁太夫人!”</p>
众臣连忙跪地道:“臣等不敢。”</p>
皇上冷笑:“不敢?你们这么多人,竟然拦不住一个孙正奇?竟然不知道他要做什么?”</p>
“不,你们知道。”</p>
“高策!你的骨头很硬啊,有徐宁的硬吗?”</p>
“在这朝堂上,要再打死一个辅政大臣?”</p>
高策面色骤变,连忙匍匐在地道:“臣绝无此意,只是觉得兹事体大,想交由皇上亲自处置。”</p>
楚王道:“父皇,此事蹊跷,一定有人指使。父皇切莫生气,上了恶人的当。”</p>
庆王也紧随其后道:“是啊父皇,那个孙正奇疯疯癫癫的,进来就也不向父皇行礼,张开就是污言秽语,像是中了什么邪术?”</p>
程恩上前道:“皇上,太夫人是经文武百官商议后,请封的,其功绩足以载入史册,岂是区区一人可以诋毁?”</p>
“您先别急,这件事疑点重重,一定有人指使,故意兴风作浪。”</p>
皇上慢慢冷静下来,他看向王茂,见王茂还在研究那折子,他顿时没好气道:“王茂,你看出什么来了?”</p>
王茂道:“孙大人的性格满朝皆知,直来直去的,跟个二愣子似的,但凡上折子,措辞简单,至多不会超过十句话。”</p>
“可这弹劾的奏折,不仅连排成句,且用词晦涩复杂,像是绞尽脑汁才写出来的。”</p>
“而且我记得孙大人记忆不好,他虽然刻苦勤奋,却有一个大的弊端,就是他背书时不能被打断,否则立即就忘了。”</p>
“若想知道这封奏折是不是他写的,现在放开他,让他再背一遍就是了。”</p>
高策暗绝不好。</p>
宁王也倒吸了一口凉气,他怎么会忘记孙正奇有如此怪症?</p>
郭永长则暗暗松了一口气,若是证明这奏折不是孙正奇所写,他是不是就不用死了?</p>
皇上听后,立即道:“让他说话。”</p>
立即有大臣扯开了堵住孙正奇嘴的布团。</p>
孙正奇瞪大双眼,苦思冥想,一番纠结过后,只道:“皇上,王家势大,再不阻止,朝堂危已。”</p>
皇上闻言,嗤笑出声。</p>
一直隐忍的王衡,直接站出来道:“我呸,你这个孙直楞,往常我敬你是一条好汉,还经常帮你搜罗书籍,想不到你竟然敢参我老母。”</p>
然后直接上手,“啪啪”打了孙正奇两记耳光。</p>
皇上暗绝舒爽,这个时候老二倒是顺眼多了。</p>
都察院那帮官员,一直觉得弹劾是他们的事,什么时候轮到翰林院的抢了?</p>
当即一个个站出来帮腔!</p>
“太夫人捐赠二百万军粮的时候,你怎么不说太夫人祸国?”</p>
“太夫人捐地建造书院的时候,你怎么不说太夫人乱政?”</p>
“太夫人为清溪村百姓出头的时候,你怎么不说太夫人盗权?”</p>
“太夫人刚过六十大寿,在寿礼当天就求皇上捐出所有礼金和礼物,用以建造女子书院!”</p>
“太夫人已经六十了,她已经是花甲之龄了,她已经老了,她还在为大魏贡献出她为数不多的私产,真正做到了大公无私,心怀天下。”</p>
“你呢?书呆子,你这个狗屎糊的眼睛是怎么看国事,看天下,看百姓的?”</p>
“你知道你参的人是谁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