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2章</p>
永诚伯还没有帮到汪县令就被参了。</p>
朝堂上,弹劾的折子满天飞。</p>
可众人想起来的,却不是汪县令这一桩贪污受贿的案子,而是徐宁。</p>
那个亲手给永诚伯戴了绿帽子的男人。</p>
以及那个明明年少有为,却因为是私生子而被捅杀街头的傅宏恺。</p>
众人洞悉到,他们忽略了永诚伯这个毒瘤,他曾经可是距离徐宁最近的心腹。</p>
现在骤然发现,幸而不晚。</p>
于是乎,纷纷上折子严查永诚伯,严惩汪肃一党,却没有人敢提徐宁一个字的。</p>
内阁里,辅政大臣们都在等着王茂示下。</p>
揭露这件事的,是他的侄儿。</p>
而查办这件事的,是他的岳父。</p>
永诚伯要不要查?怎么查?是要当徐宁党去查,还是当包庇汪肃党去查,这其中的文章大着呢。</p>
沈文赋见众人都不说话,一心只想依附王茂。</p>
他当即冷硬道:“永诚伯傅阳和汪县令汪肃有姻亲关系,但不代表,永诚伯就是包庇汪肃的人。”</p>
“徐宁已经死了这么久了。汪肃还在蹦跶,王首辅是不是要担些责?”</p>
其他辅臣纷纷诧异,这件事跟王茂有什么关系?</p>
内阁每天议的,都是各省的大事。</p>
大兴就在京城的眼皮底下,谁知道会出事?</p>
田昌也是刚调来了。</p>
这件事说到底是吏部的错,怎么能让汪肃在大兴县待这么长的时间?</p>
王茂知道沈文赋借机发难,他丝毫不慌,淡淡道:“没有人说,汪肃是仗着徐宁的势。”</p>
“可既然永诚伯敢去给汪肃求情,就证明他跟这件事脱不了干系。”</p>
“沈大人要是想救永诚伯,我会替你向皇上转达。”</p>
沈文赋被反将一军,不悦道:“我什么时候说我要给永诚伯求情了?”</p>
王茂疑惑道:“没有吗?”</p>
“那永诚伯自己都跳出来挑事了,沈大人觉得他不该查?”</p>
“若真是如此,那可想而知,官员们包庇亲眷会有多嚣张了。”</p>
沈文赋占不到好处,反讥道:“揭露汪肃的人是你侄儿,带着人弹劾永诚伯的是你二哥。”</p>
“说道包庇亲眷,谁敢跟王首辅比。”</p>
王茂笑道:“他们是不该揭露?还是不该弹劾?”</p>
“原来为国尽忠也会被沈大人猜忌。”</p>
“这四年你闲赋在外,是对报国有了什么误解吗?”</p>
沈文赋气得脸颊涨红,直接甩袖就走了。</p>
程恩走到王茂的身边道:“他想针对你,你要小心。”</p>
王茂道:“坐上这个位置,还怕没有人针对吗?”</p>
“他想利用汪肃拖我下水,真以为我这首辅之位是捡来的?”</p>
“别人我不敢说,沈文赋若上位,以他的固执己见,诸位实难有抒怀之意。”</p>
王茂说完,朝众人拱手,便离开了。</p>
剩下的辅政大臣,一个个对视着,眼神格外凝重。</p>
王茂年轻,能干,最主要他选贤任能,毫无结党之心。</p>
若换沈文赋上来,以他那牛脾气,谁的话能听得进去?</p>
到时候在内阁就形成排挤之势了,绝非好兆头。</p>
不行,他们不能让沈文赋出头。</p>
卓志学道:“汪肃这个案子板上钉钉,还有什么好说的。”</p>
“当初皇上烧毁账本,已经给过一次恩典了,这次绝不姑息。”</p>
陆华荣道:“何止是他,永诚伯胆大包天,肆意包庇,更不能放过。”</p>
宋胜道:“你们说的对,当务之急就是查案真相,该判的判,该杀的杀。”</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