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7章</p>
“圣旨到!”</p>
“陛下有旨,令周铮速回京都,不得有误!”</p>
朝廷的反应,让庐江郡不少民众都长舒一口气。</p>
数以万计流寇被灭,鲜血染红大地,整个庐江郡上空都是一片血红之色。</p>
人人自危,生怕周铮身后的铁骑将屠刀落在他们头上。</p>
毕竟,明眼人都知道,这一次周铮剿灭的远不仅仅只是流寇。</p>
“看来,朝廷也受不了太子的胡作非为了。”</p>
“没错,你们注意没有,这一次的圣旨似乎都没有提及太子二字,想必朝廷已经动了些许杀机。”</p>
“前有三皇子被斩杀,如今太子莫不成会步上后尘?”</p>
无数人暗中议论,但都察觉到了这一次圣旨的不同寻常之处。</p>
“哼,不论太子杀了多少人,但对我们寻常百姓而言,可是好事情。”</p>
“诸位莫不要忘了,太子在庐江郡可从没有滥杀无辜,更没有为难一个普通民众。”</p>
一些人还是为周铮感到不值。</p>
可惜这些人的声音太小了,根本没有掀起多大的风浪。</p>
天封城,城门外。</p>
这一次没有一开始的百官相迎,民众夹道欢呼。</p>
除了周铮率领的三千余众外,唯有汝南王带着周道和熙熙攘攘几人。</p>
前前后后不过一两个月,巨大的落差,简直云泥之别。</p>
“此次回京,怕是不安生啊。”</p>
汝南王和周铮并肩而立,他望着京都的方向,沉声抵御。</p>
春江水暖鸭先知,身为王爷,朝中更是遍布眼线,他早已暗中得知朝廷的态度。</p>
这一次,百官弹劾,就连陛下也带着一丝愠怒。</p>
显然,对周铮在天封城和庐江郡的所作所为极为不满。</p>
可汝南王最清楚的是,天景帝不满的,不是周铮让这里尸横遍野,让这里血流成河,他不满的是周铮破了天景帝的局!</p>
流寇北平,遗老遗少几乎被清理七七八八,可汝南王平安落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