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一年之中出来三五个明星胚子,便已经是成功了。</p>
香江的演员苗子很多,但人口基数终究还是少了,所以60年代的明星们之后,他们能培养的明星越来越少,甚至最后到了无以为继的时候。</p>
幸好这一世,殷俊把内地和香江都结合了起来,让内地也能依靠麒麟文化的各种制作手段和技术,来培养出更多的演员和导演来。</p>
略开此事不提。</p>
在十月中旬,其实联艺电影公司还有另一部电影在上映。</p>
它的名字叫做《剪刀手爱德华》,是蒂姆波顿和约翰尼德普的第一次合作。</p>
前世的这对好基友,这一世也是通过《剪刀手爱德华》来开始了彼此的缘分。</p>
蒂姆波顿对于暗黑和温暖的分界,还有融合的问题,都把握得非常准。</p>
约翰尼德普本来是一个帅哥,可在这部电影里面,他被打扮成了一个略微呆滞,甚至不像是正常人的机器人,看上去长白又没有情感。</p>
但这只是爱德华的表面,他的内心充满着热情,充满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p>
可惜的是,世人们只能看到他的外表,不能看到他的内心。</p>
所以最后爱德华只能黯然的退回到古堡,重新把自己和古堡一起封闭起来。</p>
影片一上映,立刻就迎来了许多影评人的赞扬。</p>
奥斯卡喜欢糟蹋人。</p>
也就是越丑越不和现实接轨,就越是能得到他们的喜欢。</p>
影评人也是这样。</p>
他们虽然会收钱去为商业电影打高分,但他们其实更看重的是电影的内涵。</p>
说白了,大部分的影评人都喜欢看到矛盾和冲突,喜欢看到那种撕裂了一样的社会和感情。</p>
他们觉得这才是艺术性。</p>
那些为了讨好庸俗观众的电影,简直是不值一提。</p>
《剪刀手爱德华》的结局,并不是大圆满结局,而是一种类似于悲哀的永远孤寂,这就让影评人们很是赞扬了蒂姆波顿的创造力。</p>
当然了,殷俊这个编剧也是在他们的赞扬之中,只不过殷俊值得称赞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不如蒂姆波顿这个新人这么有新闻的价值。</p>
不仅仅是影评人,就连普通的观众们,对于《剪刀手爱德华》,都是赞不绝口。</p>
因为爱德华就像是这些社会上的普通人一样,他们没有美丽俊俏的外表,所以通常都会被人误会,也得不到人们的喜爱……这样的代入感,让《剪刀手爱德华》的票房一路走高。</p>
本来这部偏向于文艺的电影,只是600家影院的800张银幕开画,但很多电影院单馆单日都出现了6000美金的票房,所以在首周获得了1560万的票房之后,第二周立刻就增加到了1400张银幕放映。</p>
结果第二周成绩迅即达到了2800万,两周成绩一共4360万美金,已经是超过了3000万美金的制作成本。</p>
这些成本主要是特效制作,其实演员和拍摄成本都没到1500万美金。</p>
按照这个发展势头,北美票房达到6000万应该不是问题。</p>
然后后期的录像带和电视版权等收入,也有不少。</p>
特别是在欧洲和亚洲,也因为口碑良好,陆陆续续都在卖版权了,估计至少能收入1000万美金,这就是净赚的。</p>
也就是这几天,不少人都在吹捧,说约翰尼德普这位汤姆汉克斯弟弟一样的人物,正在沿着汤姆汉克斯的道路往前走。</p>
平心而论,约翰尼德普在《剪刀手爱德华》里面的表演,真的是不错。</p>
但除了殷俊之外,没有人知道,真正发掘出约翰尼德普独特魅力的,根本就不是这个类型。</p>
那个永恒的杰克船长,才是约翰尼德普的归宿。</p>
只不过如今约翰尼德普还太年轻了,没有办法演出杰克船长的韵味。</p>
趁着他还年轻,多让蒂姆波顿多调.教调.教他的演技,也是非常正确的事儿。</p>
前世有很多人都在说,明明是蒂姆波顿发掘的约翰尼德普,可最终约翰尼德普却不是靠着他的角色出彩,说明蒂姆波顿不是一个真正的大导演。</p>
殷俊对此嗤之以鼻。</p>
仔细看的话你就会明白,如果不是90年代蒂姆波顿对约翰尼德普的各种教导,他哪里会养成那种阴沉、黑暗、癫狂的特点?</p>
这些特质,可一向就是蒂姆波顿电影的标配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