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见祖宗</p>
大宋拥有这个时代最精致的一切……丝绸,瓷器,茶叶,奢侈品,诗词歌赋,才子佳人,宫殿城市,街巷园林……每一样东西都是周围邻居效仿的标杆。</p>
从远在天边的交趾、占婆、到孤悬海外的倭国,连连连击败大宋的辽国和西夏都是如此。他们的贵胄穿汉服,说汉话,衣食住行,言谈举止,无不效仿大宋士人。</p>
有这么多迷弟迷妹,享受着万众瞩目,可是大宋的百姓始终欠缺一样东西,那是骄傲!</p>
燕云之失,岁币之耻……无时无刻不折磨着每一个人。</p>
终于,终于,一雪前耻了!</p>
恰逢过年之前,大宋全境提前进入了新年时光。</p>
鞭炮齐鸣,锣鼓震地。</p>
家家户户,拿出了最得意的菜肴,摆在门口,组成长长的流水席,款待八方来客。戏台全是应景的复燕云,说书先生也立刻改变了段子,明明是信口胡说,可是大家都是爱听。</p>
反正老子拿回来燕云,还能吃了老子?</p>
有身份的士绅商人他们觉得这么庆贺不够劲儿,所以他们筹措了一大笔物资粮饷,准备送到燕云,犒赏有功将士。</p>
还有一些年轻人,他们干脆骑一匹马,带着一些路费,直接去投军了。</p>
整个大宋,都沉浸在喜悦之。</p>
可是作为前线,幽州大营,却没有那么多的喜悦,甚至可以说,气氛是压抑,所有参战的将士,几乎都挂了彩。</p>
包括皇帝陛下赵祯赵大叔,他亲自擂鼓,足足敲了一个时辰,赵祯的两条胳膊肿得和小腿差不多粗了。</p>
这两天连吃饭都要别人喂,弄得赵祯好不郁闷。</p>
除了赵祯之外,还有两个重伤员,一个是狄青,他最后追杀的关头,没有穿铠甲,杀去拼命。</p>
等到击溃辽兵,他了三箭,原来的伤口又开裂扩大,浑身都被血染红了。</p>
大家把狄青抢救下来的时候,他咬牙昏迷,但是两只手死死握着刀柄,谁敢动一下,他的喉咙里会发出野兽一般的声音,几乎随时要暴起杀敌。</p>
军医官们含着泪,帮狄青处理伤口,直到一天之后,狄大帅才松开了手。</p>
相狄青,另一个人的伤势更重了。</p>
王良璟率领着重骑兵,给辽兵致命一击。</p>
最后的关头,其实他可以不的,但是他选择了身先士卒,和将士们一起冲杀,最终击溃了辽国的重骑。</p>
可是他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p>
和辽兵对冲的时候,他的胸口被辽兵的骑枪刺,所幸对方的枪头不够锐利,没有刺穿加厚的板甲。</p>
但是剧烈的撞击也让王老爹受了内伤。</p>
另外还有两条枪,都是从软肋斜刺过去的。</p>
王老爹努力扭开身体,枪伤虽然不致命,但是却留下了两条半尺长的口子。</p>
更要命的是这时候辽军已经溃败了,王良璟哪能下去休息,失去最好的战机。他不顾着伤痛,率领着3000重骑,5000轻骑,发起了疯狂冲锋。</p>
他们所过之处,秋风扫落叶。</p>
辽兵见到墙式骑兵败了,根本是军无斗志,望风而逃。</p>
王良璟一口气杀进了顺州,他还不甘心,继续追杀,夺下檀州,耶律洪基还在逃跑。王良璟又尾随杀到了古北口。</p>
作为一个优秀的将领,王良璟看得明白。</p>
只要拿下了古北口,等于关了一座大门,辽兵再也别想轻易威胁幽州。相反古北口若是在辽兵控制之下。</p>
幽州大地时刻处在烽火之,根本来不及休养生息。</p>
不要小觑大辽,虽然这一战败了,但是辽兵实力还在,聚集一二十万人马,跟喝凉水一样。</p>
不趁乱夺下古北口,只怕再也没有机会了。</p>
王良璟亲自督战,耶律洪基在这里留下了5000人马守卫,这些人是生力军,他们奋力拦截。</p>
疲惫的王家军一连三次攻击,都被打了下来。</p>
最后王老爹亲自下马,扛着战旗,奋力冲击。</p>
其他人不要命似的猛攻,终于拿下了古北口,耶律洪基被赶出了长城。</p>
当旗号插在古北口的时候,王老爹天旋地转,铁一般的身躯软软倒了下去。</p>
王宁宣发疯一样,招呼着军医,赶快救治四叔。</p>
王良璟被送回了幽州,所有的军名医都来诊断,王老爹的情况很糟糕,他内伤严重,治疗不及时,强行作战,耗损太大。</p>
伤口没有包扎,失血过多。</p>
由内伤变外伤,由外伤加重内伤,内外交加,还有寒气入体……治疗非常棘手,即便是能活下来,只怕日后也会留下病根儿,体虚哮喘,没法继续领兵征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