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曙准备动身,在这时候,密谍司送来了消息。</p>
赵祯立刻观看,只是看完之后,丝毫没有高兴,反而是怒发冲冠,到了抓狂的地步!面写着得知禹藏花麻要率众投降,将灵州交给朝廷,钦差谭宪和高遵裕担心贻误军机,故此先率领人马去接应,请求陛下降旨,派遣更多人马和民夫越过瀚海,支援作战云云……</p>
这世没有傻瓜。</p>
谭宪和高遵裕也算计得很清楚,他们没本事扳倒王宁安,也不敢撕破脸皮,闹得西北大乱,无法收拾……面对陈升之和种诂,他们可以胡说八道,可是面对赵祯,他们最大的目标是把战功抢到手里。</p>
俗话说一俊遮百丑。</p>
只要拿下灵州,代表着宋夏之战,大宋赢得了关键的胜利。</p>
历来胜利者都是不受追究的。</p>
算王宁安嫉恨他们随便出兵,也奈何不了两位功勋卓著的大臣。</p>
到了那时候,他们可以凭着战功,和王宁安平起平坐,甚至架空王宁安的权力,能做到这一步,他们可以偷着笑了。</p>
或许赵大叔都要把他们当成英雄了,他们却没有想到,自己的算盘打错了,赵祯才没那么好糊弄。</p>
调兵!</p>
好大的狗胆!</p>
谁给你们的权力?</p>
竟敢背着朕,背着前方的主帅,随便调兵,你们有几个脑袋,算打赢了都是罪!</p>
赵大叔的后背瞬间湿透了。</p>
他终于发觉了自己的错误,当初是太心急了,结果没有和王宁安沟通后,派了几个钦差下去。</p>
没错,的确给了他们临机专断的权力,甚至可以节制人马!</p>
但是,节制人马和调兵打仗,这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p>
哪怕是赵大叔,他也没想越过王宁安,直接对西夏动兵啊!</p>
要扩大战果,那也是王宁安和狄青继续领兵。</p>
除了他们,大宋还有谁能对付西夏?</p>
真是想不到,这两个畜生如此胆大包天,给了他三分颜料,敢开起了染坊!</p>
“唉!”</p>
赵祯气得脸色铁青,正在这时候,又有一份密奏送来,这是王宁安的。</p>
谭宪和高遵裕把人马骗出去,他们立刻把准备好的公发出去,如果什么手续都不办,连个借口都不找,纯粹是活得不耐烦了。</p>
他们给赵祯的奏表说的是实话,是配合禹藏花麻,夺取灵州。</p>
给王宁安的,他们耍了个心机。</p>
分成了两份,先发一份,说他们去接应投靠的部族,等到人马出去了,生米煮成熟饭,再发一份,羞答答告诉王宁安,他们是去攻打灵州。</p>
只是这俩人太低估王宁安的耳目了。</p>
他们调兵离开,王宁安得到了报告,接着韩忠彦又过来把情况告诉王宁安。</p>
这时候王宁安已经写好了一份密奏,即刻让人送往京城,交给赵祯。</p>
算起时间,王宁安谭宪他们晚了一天半,而王宁安身在韦州,距离又他们远,但是两份表,前后没差两个时辰,足见王宁安动作之快。</p>
赵祯接到王宁安的表之后,情况更加明白。</p>
王宁安除了简单介绍军情之外,提到谭宪和高遵裕擅自出兵。他也如实告诉赵祯,所谓西夏内应,根本不可靠。</p>
两国大战,几十万人马,事关兴衰存亡,如果不能慎重对待,仅仅因为有人投降,充当内应,随意出兵,如果是诈降怎么办?把几万大军的性命,至于危险处境,谁该负责?</p>
王宁安又说,他已经派遣种诊去追赶种诂,命令种家军立刻回撤,同时又安排狄青率领人马接应,再有,王宁安直接表示,如果人马追回,他会暂时停了两个钦差的大权,对这件事情进行调查,还请陛下恩准。</p>
坦白讲,王宁安的奏疏是带着火气的!</p>
令行禁止,身为三军统帅,不经过王宁安点头,随意调动大军,肆意胡来,还没有有规矩?还讲不讲道理?</p>
要是觉得我不适合,可以罢官,但是不能让人来捣乱!</p>
赵祯看完,冷汗下来了。</p>
错了,错得离谱了!</p>
谭宪和高遵裕,这两个畜生,胆子可真够大的,居然敢去攻击灵州……按照王宁安所讲,禹藏花麻很有可能是诈降,万一计,那可是7万大军啊!</p>
虽然大宋的家底儿厚了,人马多了,但是足足7万人,相当于前方四分之一的兵力,如果真的出了问题,后果不堪设想。</p>
如果因为失败,连横山一线都保不住了。</p>
那更没脸见祖宗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