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壹帆看书【yifankanshu.cc】 > 其他类型 > 穿越之太乙仙隐 > 第六十二章 循斗执衡定元纪

第六十二章 循斗执衡定元纪(3 / 3)

抬起头时,玉皇早已远去,空中却传来一阵低吟:“无善无恶心之本,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这声音飘飘缈缈,又缓缓消失,仿佛是与这四海之水一般,被那无涯无垠的深渊吸了进去……

赵芜女走了,玉帝与太极天皇、紫微大帝三人亦是来了又走。

只剩下风魂一人仍然留在这归墟边缘。

海水依旧无声地流动着,注入那无底的深渊,龙骨星兰仍是漫天散下,仿若星辰一般。

风魂背对着归墟,往前飞去,在他身后,金澄澄的太阳从天空中直砸而下,落入深渊。

在离开南海之极的时候,风魂仍在想着玉皇留下的那几句话。就算无人提醒,他也知道,玉皇大帝的这几句话是特意念给他听的。

对于神佛来说,念念谒语道道禅机,借此点醒冥顽之徒,又或是助人领悟道法真谛,这都是属于平常的事。就像木公所念的“幽冥之中、生乎空洞”那句一样,虽然风魂以前并没有真正的理解它,但到了禀气失败的那一刻,这句真言却像是破去黑暗的那点火光一般,让他心中一亮。

然而玉皇所念的这几句,不管怎么想都不像是谒语和道家经文,而且不知怎的,风魂觉得自己对这几句早有印象。

——无善无恶心之本,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这与其说是道家谒语,倒不如说是儒家的劝世格言……

风魂忽然停在那里。

此时,他早已远离归墟,脚下是不断翻滚的海浪,天空中乌云席卷。

暴风雨显然就要来临。

风魂已想到了玉皇念给他听的这几句出自哪里。

这是阳明心学的四句格言。

王阳明乃是朱熹之后的另一位儒家圣贤,与朱熹所提倡的“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不同,王阳明首度提到了“心学”这一概念,认为天理即是人心。

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这与风魂近来的领悟有相似之处,或许玉皇就是看出此点,才向他念出这阳明心学的四句格言。

但阳明心学的真谛其实并不是“吾心即宇宙”这种唯心主义的世界观,否则的话,它与佛家的空无之说也就没有什么区别了。

它真正的要说的其实是“致良知”。

无善无恶心之本,有善有恶意之动。

虽然每一个人的内心最初都是无善无恶,但当他有了野心,生出追求的时候,就不可能再保持无善无恶的心境,甚至有可能心存私欲、善恶不分。而要想让自己能够重新分清善恶,明辨是非,就必须“致良知”。

所谓良知,亦即良心。

风魂之所以记得这四句格言的意思,是因为他穿越之前曾经作为一名职业棋手去过庐山,在那里便有一座王阳明石刻,像这种旅游胜地通常是与历史名人的事迹结合在一起的,而风魂在那里住过几日,关于王阳明和他所代表的儒家心学多少听到了一些。

不过王阳明是明朝的著名大儒,这个时候他本应该还没有出生才对。

但一想到真要按照“历史”,连李白在这个时候都还没有出生,风魂也就懒得理会这种事了。既然李白可以是仙人下凡,谁知道那王阳明是否也是什么天上仙人?

致良知?

风魂冷笑一声。

狂风卷荡,海浪翻起一层层暗黑色的墙,一道闪电划下,带来了倾盆大雨。

风魂从那一阵阵巨浪间穿了过去。

他现在只想做他自己想做的事,至于良知这种东西……那就由它去。

**************

太乙仙隐第二卷《太乙白玉轮》已经完结,接下来,将要上传的是第三卷《青阳紫煞刀》:

战东天,风魂封圣大荒境;

救隐娘,灵凝浴血猗天阁。

寻黑羽,红线彩笺义结金兰;

再穿越,青囊芷馨姐妹情深。

……

^_^请大家继续支持!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彼得·潘与辛德瑞拉 华娱之闪耀巨星 万倍返还,我收徒百无禁忌 总裁溺宠闪婚妻 从零开始的触手怪 夏叶的中古店 借种 陈平苏雨琪 我收服了宝可梦 不妙!总裁发现我造谣他不孕不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