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侍卫抱剑立在一旁,将马车团团围祝</p>
车帘撩开,露出车中容光明媚的一个年轻妇人。众人都是一凛。</p>
妇人面色和暖,眼神却有些冷淡,教人不敢亵渎。</p>
她右手藏在广袖之下,并不能看见。雪白的左手从袖中露出,环抱着坐在左侧的一个小小孩童。</p>
孩童年纪不大,粉妆玉团一般惹人喜爱,正是不辨男女的时候。</p>
侍卫拿着通关文牒对照,“朱沐儿?”</p>
妇人微微笑着,点了点头。</p>
侍卫又念,“朱槿?”疑惑地目光落在妇人脸上。</p>
妇人仍旧笑着,“正是奴家。”</p>
侍卫还想再说什么,小小的孩童却忍不住咳嗽起来,听那声音像是久病不治似得。</p>
侍卫忙退开去。</p>
朱槿温柔道:“是我儿娘胎里带出来的毛病,不传人的。”也不等侍卫再说,领了通关文牒,放下车帘,招呼车夫一声,匆匆出了城门。</p>
日光初升,将建康府外的农田屋舍都踱了一层金,广袤天地之下,遥遥葱翠之色。</p>
这天气是愈发好了。</p>
御书房中,单独辟出来的雅殿,无人敢于踏入。</p>
刘裕穿着赭黄的龙袍,正站在东墙之下。墙上,挂着一幅巨大的美人图。</p>
美人图似乎有些年份了,色彩已经不那么鲜艳。不过,画中的美人穿着一身火红的战甲,栩栩如生人,生生将这暗淡的画卷,衬得鲜活了起来。</p>
逼人的眼目,颤人的心灵。</p>
画中人美极。</p>
珠圆玉润的温柔面目,含着一抹遮掩不住的惊天煞气,仿似冰与火的纠缠胶合,令人难以捉摸,又忍不住琢磨。</p>
图画下,落款写着小字,印着私章。那字迹潦草,印章亦是寡淡,几乎分辨不出。</p>
隐隐约约只能见某某樱</p>
却不是刘裕二字。</p>
刘裕望着墙上的美人,摩挲着手中莹润的玉笛,缓缓走向了书案后的窗边。</p>
他的身后跟着一人。</p>
略微低垂的头,看不清楚此人的面目。此人似乎也不愿意被人看出,只是低着头。</p>
刘裕站在窗前,问,“可查出来了?”</p>
“启禀皇上,关三爷原姓郑,族中排行第三,人称郑三。因是常年走地下的活,他自己改了关姓。不过,这事儿十分隐蔽,他族中也没人知道。十几年前,北国最负盛名的盗墓之王,就是他。”</p>
刘裕点点头。</p>
殿中一时寂静。</p>
良久,刘裕出声,“将他葬在丫头墓前吧。生前,三爷为了丫头死战城门,死后,也便由着他继续守着吧。”</p>
关三爷爱慕锦公主,此事,直到他死后,刘裕才知道。至于锦公主,那是到死都不知道关三爷心里装着她。</p>
刘裕不由得就想起了另外一个人。</p>
可惜,那个人也死了。</p>
他叹息一声,目光缓缓落在了窗外。</p>
窗外,绿叶鲜花如海,开的正是荼蘼的虞美人。</p>
花朵鲜红,好似那夜城楼上的血。</p>
身后人出声,“皇上,朝臣又在死谏,要您选秀立后”</p>
菱花窗前,刘裕像是没听见,又像是听见了,许久都不曾答话。</p>
直到风吹皱了满目虞美人花海,吹得刘裕的眼睛有些酸涩的疼,他才低声道:“着人钦定吧。”</p>
身后人一怔,总算松了一口气,“那秀女的画像,您要过目吗?”</p>
等了许久,窗前没人回答。</p>
这人抬起头,只能看见一个伟岸挺立的龙袍背影。</p>
背影中,似乎有落寞,似乎有威严,似乎还有一些望穿天涯的涩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