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薇正是所谓的帝星。</p>
帝星东移,预兆着汉室衰亡,新的皇帝将崛起于淮南!</p>
“天像我也懂一些。”陈宫捏着下巴,若有所思的说道:“如果不是奉孝提起,我差点就忽略了这件事情。”</p>
“应证天下的大事,公台怎么能给忽略了?”郭嘉说道:“天像都已如此,主公还有什么可迟疑?”</p>
“老天都帮着主公,要是主公不称帝,我们这些人以后还有什么奔头?”众人七嘴八舌的说着话,在坐的一个人站了起来大声嚷嚷着。</p>
此人体格壮硕声如洪钟,正是当年官渡之战中被曹铄救下的文丑。</p>
文丑为人粗豪,说话向来不加掩饰,时常会被颜良提醒。</p>
可这一次颜良并没有提醒他,反倒站起来说道:“我不像诸公那样智虑过人,也不懂得什么天像。我只知道,主公带着我们打天下,打下来的江山就该主公去坐,凭什么拱手让给别人?”</p>
文臣表态之后,立刻就有武将回应,在场的武将也纷纷起身请命,请求曹铄登基称帝。</p>
众人群情鼎沸,曹铄也暗暗感到满意。</p>
他早就有称帝的心思,否则也不会坐视曹丕把刘协抢去邺城。</p>
汉室早晚要亡,刘协最终落到谁的手中,谁就会成为覆亡大汉的罪魁祸首!</p>
已经有人率先称帝,大汉皇帝也被废黜,即便曹铄称帝,他也不用背负乱臣贼子的罪名,至少不用站在逆臣的前列,顶着全天下施加的压力。</p>
请求曹铄登基称帝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可他却还是没有当即答应。</p>
皱着眉头,曹铄按了按手:“登基称帝非同儿戏,只是我们商议确实有些唐突。不如问问各地百姓和三军将士的意思?”</p>
“问什么百姓和三军将士?”曹铄的提议当即遭到一人反对:“主公登基,难不成百姓和三军将士还敢说个不字?”</p>
说话的这个人正是魏延。</p>
当初他投效曹铄还只是一位少年校尉。</p>
历经多年厮杀,魏延早就成长为一员智勇双全的悍将。</p>
并不是像文丑那样做事完全不用脑子,魏延能当众说出这样的话,可见他对曹铄称帝是极其拥戴。</p>
“我和魏将军的意思一样。”马超也站了起来:“主公领军征战多年,整个曹家有多半都是主公打下来。曹子桓暗中动了些手脚得到邺城,尚且敢废黜汉家皇帝登基称孤,主公还有什么可担心的?”</p>
“如果我称帝,国号怎样定?”曹铄终于松了口。</p>
“主公有没有听过街上孩童唱的童谣?”贾诩向他问道。</p>
“什么童谣?”很清楚所谓的童谣往往预示着将要发生的事情,其实多半都是人在事后编纂用来忽悠全天下,曹铄还是问了一句。</p>
“东边一个魏,西边一个魏。兄弟坐庙堂,一国两君王。”贾诩煞有介事的当场念出那首所谓的童谣。</p>
曹铄知道,贾诩的意思是要他也以“魏”作为国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