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四章 螃蟹也会成灾</p>
螃蟹也会泛滥成灾?而且还是海里的螃蟹,虽然后世偶尔听到国外有地方螃蟹泛滥,但那主要是淡水蟹,而且是物种入侵,在当地没有天敌,才导致螃蟹泛滥,但是让李休万万没想到的是,海盐县这边却是海边的螃蟹泛滥,官仪为了救灾,已经三天三夜没有回来了,恨儿担心他的身体,因此今天也去了海边,这才让李休扑了个空。</p>
李休来到大唐后,遇到过旱灾和蝗灾,但还真没见过螃蟹成灾的,因此在听说这件事后,立刻调转马头出了县城,之前他已经打听清楚了,出了县城往东走十几里,能到达海边,官仪他们也在这里救灾。</p>
十几里的距离转眼到,不过李休他们还没到海边,已经发现前面黑烟冲天,好像有人在烧火,空气也弥漫着一种怪的味道,闻起来像是烤鱼烤焦了,从而散发出的那种刺鼻味道,而且越是靠近海边,这种味道越浓。</p>
海边可不仅仅只有沙滩,事实李休他们走的小路两侧,全都是开垦出来的田地,里面种植着绿油油的红薯,海边的田地很多都是盐碱地,一般的作物算是能活,也没什么产量,不过红薯这东西却不挑地,无论是贫瘠的山地还是盐碱地,一般都能存活,当然产量肯定不良田,但总没有强。</p>
穿过这片绿油油的红薯田,又过了一个高岗之后,眼前立刻出现一片蔚蓝色的大海,远后世被污染的有些发黑的海水漂亮多了,而在高岗下有一条狭长的海滩,数十堆黑色的火堆正散发着一缕缕的残烟,而在火堆旁不远,竟然还扎着几座帐篷,周围也有不少的人在走动,不过让李休意外的是,并没有看到想像螃蟹泛滥的景象。</p>
当下李休驱马来到海滩,结果发现海滩的这些人有官府的衙役,也有一些穿着满是补丁短褂的农夫,估计是附近的村民,不过李休并没有看到官仪,当下让人前找了个衙役问了下,这才知道官仪在其一座帐篷里休息。</p>
问明了帐篷的位置,李休大步来到帐篷门前,结果一眼看到几个恨儿的护卫在帐篷门前守着,他们都是当初恨儿出嫁时,马爷从家里的护卫挑出来陪嫁过去的,用他的话说,免得恨儿出嫁后被人欺负。</p>
这几个护卫都认识李休,看到他也急忙行礼,李休也笑着和他们打了个招呼,随后直接进到帐篷里,不过让他没想到的是,恨儿竟然也在这里,手里拿着针线正在缝补着一件衣服,而在她背后的床,官仪却是鼾声如雷的睡得正香。</p>
恨儿看到李休进来也是一愣,随后脸露出惊喜的表情,但紧接着她又向李休示意了一下,似乎是让他不要吵到官仪,然后这才站起来与李休来到帐篷,这才终于开口道:“先生您怎么来了?”</p>
“我次不是说过要来海盐看看吗,没想到去了县衙却扑了个空,得知你们在这里后,我也跑过来了,不过这里不是说螃蟹泛滥成灾吗,怎么我一只也没有见到?”李休这时笑呵呵的问道。</p>
“咯咯,没想到这世还有先生不知道的事情!”让李休没想到是,恨儿听到李休的话却是有些开心的笑道。</p>
“哈哈,这世的奥秘实在太多了,谁也不可能真的无所不知!”李休听到恨儿的话却是洒脱的一笑道,与其它的唐人相,他的确显得十分博学,但是放在后世也不过是个普通人,因此他对自己也有自知之明。</p>
“还是先生坦荡,不过我也是到了这里才知道,海边的螃蟹一般都是晚出来活动,白天躲在海里休息,昨天夫君指挥着人张捕捉螃蟹,整整忙了一晚,之前我来的时候他还没休息,直到几个时辰前才吃了我带的早饭躺下,呼噜声打得山响,看样子真是累坏了!”恨儿说到最后时,脸也露出几分心疼的表情。</p>
“原来如此,不过这里的螃蟹真的泛滥成灾吗?”李休听到这里先是点了点头,随后又有些不太相信的道,毕竟他在后世还真没见过螃蟹泛滥的景象。</p>
“不怪先生不相信,其实我也是今天白天才来,并没有见过螃蟹泛滥的景象,不过我听当地人说,几乎每年的这个时节,海里的螃蟹会成群结队的爬岸,想必先生刚才也看到了,海岸边不远是大片的农田,那是夫君今年刚刚在县里推广种植的红薯,也是全县人的口粮,如果放任不管的话,这些螃蟹会把红薯藤给吃掉,像是蝗虫一般,之前已经有几块靠海的田地遭了殃,所以夫君才组织附近的村民捕捉螃蟹。”恨儿这时轻声解释道。</p>
李休听到这里也是点了点头,螃蟹是杂食性动物,海的鱼虾水草都是它们的食物,有时海的食物不足,它们也会爬岸觅食,红薯藤本来可以食用,吸引这些螃蟹也不怪,虽然红薯藤可以再生,但却会严重的影响产量,这点在次的蝗灾已经被农部证明了。</p>
当下李休和恨儿又聊了一会,结果帐篷里的官仪竟然醒了,当他走出帐篷看到李休时,也是十分惊喜的前行礼,说了几句后,恨儿让官仪招待李休,自己则去了帐篷继续缝补衣服。</p>
“对了,你们都是怎么处理那些泛滥的螃蟹的?”李休这时向官仪开口询问道。</p>
“唉,驸马您跟着来看看知道了!”官仪听到李休的话也是叹了口气,随后带着李休来到附近的一个火堆,说是火堆,其实是在沙滩挖出一个丈余的大坑,现在坑里只剩下一些余烬,冒出缕缕的黑烟,不过在火堆里的灰烬还能看到一些螃蟹的残肢,散发着刺鼻的味道。</p>
“你们这么直接把螃蟹给一把烧了?”李休看到这里也不由得暗叫可惜,这也太暴殄天物了,虽然海蟹不如阳澄湖的大闸蟹好吃,但在后世也不便宜,却没想到在大唐这个时代,竟然被当成害虫一把火烧了。</p>
看到李休脸的表情,官仪也猜到他在想什么,毕竟次他们可刚在阳澄湖吃过螃蟹,不过他对此也是苦笑一声道:“驸马您也知道,螃蟹虽然美味,但吃起来太麻烦,而且海里能吃的东西太多,一般也不会有人花那么大的力气去吃螃蟹,而且这次的螃蟹实在太多了,杀得都杀不尽,这东西又没办法保存,只能这么一把火烧了,免得堆在一起产生瘟疫。”</p>
听到官仪的解释,李休虽然可以理解,但是想到这么多的螃蟹这么白白的浪费了,心还是有些可惜,不过像是官仪说的,螃蟹这东西的确不好保存,至于做成罐头别想了,因为光是把螃蟹肉剔出来是个麻烦事,投入太大的人工根本不合算。</p>
官仪带着李休在海滩转了转,结果李休这才发现,这条长达数十里的海滩,到处都有烧螃蟹的火坑,而且等到天快黑时,海滩周围的村民也都自发来到海滩集结,看起来足有好几千人,其不但有男人也有女人,甚至连一些半大的孩子也都来帮忙,另外一处处的篝火也被升了起来,火架起大锅,锅里的海水也很快煮开了,冒出阵阵的蒸气。</p>
李休从来没见过螃蟹泛滥成灾的景象,因此也决定留下来,只是派了一个护卫回去报信,免得平阳公主她们担心,等到天色完全黑了下来之后,海滩终于出现了一些变化。</p>
今天的月色不错,再加火堆的照射,可以让人看得很清楚,只见海水与沙滩交界的地方,忽然出现一条黑线,并且从海水里一直向外延伸,同时发出“沙沙”的声音,等到靠近了才会发现,原来这些黑线竟然是一只一只连成一片的螃蟹,密密麻麻的竟然把整个海滩都给铺满了。</p>
“这……这么多螃蟹?”李休活了两辈子,却也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多的螃蟹,而且个头还都不小,不过想想也对,这个时代的人不喜欢吃螃蟹,顶多一些人吃点淡水蟹,像海里的这些螃蟹根本没有人捕捞,自然长得都不小。</p>
“蟹潮来喽,!”随着海滩一个老者的一声呼喊,早准备好的村民们也都立刻前,两人一组撑开一个长方形的大,排成一条线迎了去,前面的人了一螃蟹后,立刻后撤,后面的人则立刻初,坚决不能让螃蟹大潮冲破他们的防线,否则后面的庄稼可遭殃了。</p>
螃蟹入之后,立刻被扔到后面锅里的热水里所它们烫死,然后有专门的人把这些死螃蟹扔到那些烧螃蟹的坑里,等到天亮之后再一把烧了,免得腐烂后产生细菌引起瘟疫。</p>
李休刚开始还在为扔掉的螃蟹感到可惜,不过当看到大海里涌出来的螃蟹似乎无穷无尽时,心也不由得有些麻木了,现在大唐的人口还是太少,远没有达到后世那种把泛滥物种吃成濒危物种的气魄。</p>
接下来的几天里,李休一直呆在海盐看着官仪他们抵御蟹灾,等到这次的蟹灾快要过去时,去了泉州的张十一那边也终于传来了消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