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壹帆看书【yifankanshu.cc】 > 其他类型 > 帝国重器 > 第二百三十一、二章

第二百三十一、二章(2 / 3)

胡文海叹了口气,点头道:“正是如此,我认为航空发动机未必是飞机的附属,斯贝项目就此搁置无疑是一种浪费。严叔叔大概知道,我没别的能力,赚钱的本事还算有些。把斯贝项目重新推动下去,不要管它是不是有可以使用的飞机。就算国内暂时没有飞机用的上。作为技术储备也好。我们可以去做国外的项目,可以在航空发动机的基础上搞燃气轮机,可以搞涡轮发电机,这些都可以用到斯贝的技术。”</p>

“即使国家暂时没有能力上斯贝项目,但是我有这个能力,我希望能为斯贝项目的延续再贡献一份力量。”</p>

胡文海真挚的说道:“但我个人的力量是极其有限的,我今天和严叔叔只是第一次见面。但我有一件事情想拜托您。”</p>

严成忠停下了筷子,满满放下饭碗,有些凝重的看着胡文海。</p>

他从胡文海的话里听到了深切的痛心和一片热诚,作为一个熟知中国未来三十年航空发动机发展史的军迷,哪个中国人没有一个发动机的“心病”。</p>

也许是为胡文海话里的情绪感染,严成忠点了点头:“你说。”</p>

“新科公司正在筹备一个动力研究院。然而咱们国家的发动机研究行业您也清楚,人才几乎都被军工单位和科研院所给承包了。我现在是手里穷的只剩下钱了,但是真正有用的人才却是一个也没有。我的要求很低,能不能请606所支援一批相关人才。我们新科公司可以拿出一笔钱来,作为606所劳务派遣的报酬。钱多钱少的,至少能给所里的同志们改善一点生活。”</p>

严成忠被胡文海那句“穷的只剩钱了”的话逗的一笑,然而也对他的财大气粗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p>

他想了想。说道:“这个事情我说了不算,说到底,我只是个搞研究的。究竟行不行,这个要所领导研究决定。小胡你有这个想法,我可以帮你和所里提一提。”</p>

胡文海展颜,重重的点了点头:“那就麻烦严叔叔了。”</p>

第二百三十二章 为国增光</p>

胡文海从严成忠这里得到了一个初步答案,然而接下来的麻烦事情却是刚刚开始。</p>

要想确定斯贝发动机能否装上幻影系列战斗机,甚至是具体到幻影3或者幻影f1,这两款战斗机要怎么改装。</p>

正如严成忠所说,纸面数据始终只是纸面数据,摆在胡文海面前的最大难题,就是能否搞到幻影3或者幻影f1的改装平台。</p>

目标是现成的,说服巴基斯坦提供这两种飞机,用当年从英国进口的斯贝发动机做个试验就行了。</p>

但事情并非如此简单。</p>

说服巴基斯坦提供飞机,胡文海自己没有这个面子,非要国家出手不可。</p>

而斯贝换阿塔9,同样需要他把已经搁置的斯贝项目拿到手里。</p>

胡文海需要一个在政府层面推动此事的强大动力。</p>

空军?</p>

暂时不行,斯贝如果只有改装业务是不行的。就如历史上一样,没有配套飞机它就上不了项目,这是中国现行研究体制决定的。</p>

斯贝对空军来说略显鸡肋,八爷和小七的搭配再加上陆续抵达的熊猫,空军已经没有其他精力上新项目了。</p>

单上一个斯贝发动机生产任务,靠改装机满足出口市场。这喂不饱空军军工口的胃口。整机出口利润才是最大的,单搞发动机,改装市场搞完了,一款新发动机生产体系就这么扔了?</p>

所以,空军上斯贝的动力肯定不足。至于说用tf41代替tf30,中国引进熊猫也就是百多架的保有量,更用不上单开一条生产线。暂时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从美国进口也就是了。反正不用tf41也要配tf30,钱都是那个钱。造不如买啊!</p>

可是,空军如果不积极,那上哪里找一股官方力量去推动这个事情呢?</p>

胡文海陷入了沉思。</p>

从盛京住了一晚,胡文海第二天就启程回了绣城。美国那边ibm股份换贷款的事情正要进入轨道,接下来需要一个专业人士去美国主持这个事情。</p>

人选问题,国家倒是提供了几个选项,他暂时还没有拿定主意。</p>

其次就是日本方面,眼看着广场协议就要浮出水面,留给他下手的时间也已经不多了。</p>

国际国内的事情都是千头万绪。让他实在难以取舍。</p>

汽车开进绣城市内,突然胡文海坐的桑塔纳车后面响起一阵喇叭声。</p>

后面的车不住的按着喇叭,然而这年月道路上车少的能横着开,着急你超车不行么?</p>

果然,后面的一辆黄色大发面包车加大油门赶了上来。它和桑塔纳并排而行之后,玻璃车窗摇下来,一个人头从车窗里探了出来。</p>

“胡总。是胡总的车吗?”</p>

“这是……郑磊啊!”</p>

胡文海看着车窗里的人,还想了想才记起来他是谁。</p>

出国半年多,得亏他记忆力不错,不然说不定都要把这个自己任命的新科重工技术科科长给忘了。</p>

胡文海拍了拍前面驾驶位上的秦凯,让他从路边停下车,有些好奇的走了下来。这边大发面包车车门拉开。嚯,小小面包车里竟然坐了七八个人。</p>

郑磊一马当先向胡文海跑过来,身后跟着的是大港海运学院的刘教授和导员露琳,看样子还有几个厂里的其他中层领导。</p>

“胡总,真是太巧了!”郑磊兴奋的喊道:“我们进城正想向你汇报一条喜讯,没想到半路就见到了您的车。”</p>

“哦,有什么好消息?”胡文海看到这个阵容。再心里算算时间,究竟是什么事情已经是一目了然。</p>

“胡总,总段造船法真是神了!”郑磊兴高采烈、喜气洋洋,挺起胸膛说道:“临131号船经过半年时间的艰苦奋战,终于即将完成最后的舾装任务,马上就可以交付了!我们今天来,就是为了请你去参加交付仪式的!”</p>

“胡总,恭喜你!你开创了造船业的一个新的时代!”刘教授作为总段造船法实施的第一人,对这个技术的未来看的更加清楚。</p>

说胡文海改变了整个造船业,是一点也没有说错。</p>

“是大家的共同努力,才创造了这样的成绩。”胡文海谦虚了一下,将刘教授的恭维照单全收。</p>

临131号是船厂的内部编号,就是渤船承建的那艘何鸿燊的万吨散货轮。胡文海虽然贡献了总段造船法的思路,但工程组织和很多施工难题的攻克,还是离不开船厂职工和工程师的实地解决。</p>

当然,也离不开绣城工业局的鼎力支持以及他爹胡解放这半年多来的矜矜业业。</p>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彼得·潘与辛德瑞拉 华娱之闪耀巨星 万倍返还,我收徒百无禁忌 总裁溺宠闪婚妻 从零开始的触手怪 夏叶的中古店 借种 陈平苏雨琪 我收服了宝可梦 不妙!总裁发现我造谣他不孕不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