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壹帆看书【yifankanshu.cc】 > 其他类型 > 帝国重器 > 第二百六十五、六章 远洋渔业

第二百六十五、六章 远洋渔业(2 / 3)

原因很简单,这个年代房地产供应不是看市场的需求,而是看各企业单位手上是否有余钱。</p>

只有条件好的单位,才有建新房的能力和动力。至于说半死不活的企业,职工就算急着结婚生下一代,该没房子还是没房子。</p>

所以说需求是现成的,接下来就要看房价普通人能否负担的起了。</p>

当然要想让人负担得起也简单,学未来搞贷款不就可以了。八十年代绣城虽然私人经济不发达,但个体户还是有一些的。</p>

一栋八十平米的房子可以卖两万块钱,这点小钱胡文海是看不上眼的。但是建造新住宅区和新城区有一个好处,那就是白纸好作画。</p>

建新城或者是拆迁,很容易就能把私货塞进去。到时候弄个电影院、电子游戏城,甚至是搞个宾馆,开个spa,弄一层卡拉ok,这不都是顺手就做了么。</p>

算算这年代绣城建房的进度,一个房地产项目做个两三年再正常不过。到九十年代初国内环境宽松了,绣城这服务业可就走到了中国的前面。</p>

有了这个经验,分分钟再造出一个万达来搂钱。</p>

胡文海随即又想到了池秘书给海军找钱的事情——不过他立刻就在心里否了这个选项,军队房地产,这是要出大事儿的节奏。</p>

“那行,我先去张罗一下,你等我电话!”胡文海干脆的拍了夏博洋的肩膀,和他告别之后转身走向路边的汽车走去。</p>

在夏博洋殷殷期待的目光下,胡文海开车汇入了马路的车流之中。</p>

房地产要搞起来不难,到两千年之前,只要能锻炼出一支队伍来就行了。何况85年买东西还普遍需要各种票据,房地产也好。餐饮娱乐也好,这时候的社会环境都不适合搞的太大了。</p>

比如说要搞餐饮娱乐,无论如何也绕不开绣城的商业局和二商局。哪怕是工业局和轻工局的劳动服务公司对服务业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但商业局仍然是稳坐钓鱼台。像是百货大楼这样的单位,仍然是毫无服务可言,买东西的不像上帝,卖东西的才像。</p>

这里面根本的原因不只是用工的问题。关键还是商业局本身是个商业垄断组织。比如说农副产品的收购,全都得按照商业局食品公司的路子走。</p>

农民家里自己养的猪。生下来就得上编号,不能自己宰了自己吃,只能是卖给食品公司。而城市市民要买粮食,也只能从食品公司的渠道买,凭票供应,爱买不买。归根结底,这才是商业局和二商局的人牛气的根本。</p>

与此类似的,从计划经济年代走过来的人,没有一个不对供销社体系恨的咬牙切齿的。</p>

如果有其他渠道能够给市民提供副食品和米面粮油等食品。历史早就已经证明了,中国人会以最快的速度抛弃商品供销社这些自以为了不起的“大爷”。</p>

然而对不起,如今全中国地里长出来能吃的东西,全要归食品公司管。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空气,海里的臭鱼烂虾……</p>

嘎吱——</p>

胡文海突然踩下刹车,眼睛瞪了起来。</p>

“我真笨。真的!”他连连敲了敲自己的头,懊恼的趴在方向盘上:“我怎么就忘了这个,这可是能来大钱的好路子啊!”</p>

“我单知道中国沿海的渔获是归食品公司管的,没人能逃的出垄断的魔爪,怎么就忘了军队是可以不看他们脸色的呢?海军的人未必打不得鱼,近海或许不行。但远洋渔业可是大有作为的!三文鱼、金枪鱼、鱿鱼,这些贵重货就不用说了。就是鲭鱼、鲱鱼、鳕鱼,也都是有很大的利润在里面。大黄鱼、小黄鱼和鲳鱼,这些在国内也都是供不应求……”</p>

胡文海心思电转,仔细回忆了一下他所知道的远洋渔业资料。</p>

他隐约记得,好像看过一篇报道,说的是中国第一次远洋渔船出海应该就是1985年。四艘船。军事化管理,船员都是前海军退役的,一走就是两年零四个月在西非海域。</p>

舟渔公司在这支船队归航之后,为每个船员封了个五万块钱的大红包——直接制造了上百个1987年的万元户。</p>

而舟渔公司取得的利润,则是以亿元计算的。</p>

三文鱼、金枪鱼和鱿鱼可以出口日本,鲱鱼、鳕鱼,可以出口美国、加拿大和欧洲,鲭鱼、沙丁鱼可以供应国内,大黄鱼、小黄鱼和鲳鱼在更是供不应求。以舟渔公司这种“小”企业都能搞到上亿年产值,如果是海军亲自来搞,那这里面能有多大的利润?</p>

除此之外,海军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有丰富的海上补给经验。搞海上补给和渔获加工、冷冻船,“顺便”还能给海军攒点远洋航行经验值。</p>

第二百六十六章</p>

胡文海经历的未来有一句中国人耳熟能详的话,叫做“保家卫国农业部,开疆拓土渔政局”。</p>

渔政、海警,这些海洋执法单位,本来就是海军的近亲。海军搞远洋渔业,不过是换层皮而已,能力想必是没的说。</p>

中国的海警甚至有一个诨号,叫做“第二海军”。三十年后的海警,人是海军退役的人,船是海军退役的船,执行的是海军不方便出面的任务。</p>

由此可见,这条路子在未来是走通了的。</p>

当然,这不是说要提前把渔政、海警弄成三十年后一样。胡文海脑袋里,有一个新的计划。</p>

池秘书仍旧都留在绣西的渤船造船厂,一方面是在考察巨型总段造船法的效果如何,能否应用到军舰的建造上。另一个工作则是了解大黑鱼的建造情况,多少算是给自己找点事情做。</p>

不过说到底,他只是在等着胡文海给他一个答案而已。</p>

只是没想到,这个答案竟然来的这么快。</p>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彼得·潘与辛德瑞拉 华娱之闪耀巨星 万倍返还,我收徒百无禁忌 总裁溺宠闪婚妻 从零开始的触手怪 夏叶的中古店 借种 陈平苏雨琪 我收服了宝可梦 不妙!总裁发现我造谣他不孕不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