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壹帆看书【yifankanshu.cc】 > 其他类型 > 帝国重器 > 第二百八十六章 谈判

第二百八十六章 谈判(3 / 5)

海军的招待所环境相当不错,走廊里地上铺着的是长绒地毯,踩上去又软又舒服,一点声音都没有。而墙上则挂着一些看不出年代的水墨山水画,也是相当的有品位。头顶上是方形装饰灯和西式吊顶,走廊尽头则是一扇直面太阳的落地窗,一路上科罗廖夫看的真是啧啧称奇。</p>

不是他没见过世面,而是这一路走来,中国给他的印象,和他心中的固有印象差距真的很大。</p>

回想路上浮光掠影闪过的农田、工厂和城市,以及这个内含丰富的招待所,让他意识到,中国并非是一个贫穷的离开苏联就无法发展的国家。</p>

这是一个有着和苏联不相上下国土面积,并且自然条件比苏联更好,人口更多,工业化程度也非常高的国家。</p>

这里会是一座金矿。</p>

科罗廖夫这样想着,就看我能从这座金矿里带走什么了。</p>

“科罗廖夫同志,你好。”站在前面和科罗廖夫打招呼的还是池秘书,他微笑着伸出了手里。</p>

“你好,我的达瓦里希。”</p>

科罗廖夫干脆将手上的皮箱放在了桌子上,正色道:“我的时间有限,不如让我们这就进入正题吧?”</p>

“没问题。”池秘书点头。</p>

池秘书从身后接过几份文件,摆在桌子上:“这是我国海关出具的报关文件,鸭绒一等品,放到国际市场上是八万美元一吨。”</p>

“不错,价格很合适。”科罗廖夫点头。</p>

鸭绒在国际上主要用来制作保暖产品,羽绒服和羽绒被,以其优秀的保暖和轻便的重量成为非常受到欢迎的冬季保暖产品。</p>

然而鸭绒并不是鸭毛,而是鸭毛根上的那一点绒和毛。可想而知。一只鸭子身上的鸭绒,或许还没有10g重。要收集一吨鸭绒,起码五万只鸭子,最后才能凑出这么一吨鸭绒。</p>

在苏联,过冬的衣物最常见的是动物的毛皮。比如说熊皮、猪皮、牛皮和裘皮。这里的裘皮就是狗皮,只不过苏联人不说狗皮,而是说裘皮而已。</p>

据说当年中国购买su27战斗机。一部分货款使用以物易物的方式,其中之一要的就是狗皮大衣。</p>

为了凑够一万件狗皮大衣。华南地区甚至闹起了“狗荒”。当然,这里面究竟是确有其事还是酒桌段子,那就是见仁见智了。</p>

为了收购这些鸭绒,海军也真是费了好大的力气。发动了各地海军基地附近的驻军军属和后勤单位,以一斤两块五毛钱的价格才收了上来。</p>

不过鸭绒这东西对当地老百姓来说本来就是要扔的,现在能换点收入,费事农民们倒是不怕。两块五毛钱一斤的价格,对年收入不过百十元的农民,真是挺有吸引力了。</p>

把杀鸭子退下来的毛收起了。送到海军基地称量之后按照成色,就能计算出鸭绒的重量。这些鸭毛再送到海军联系的工厂用机器采集鸭绒,最后往往是百分之一的得绒率。</p>

两块五毛钱一斤收购,一吨五千块钱的成本。一转手到国际市场上就是八万美元,这生意,说实话倒真是让人眼红。</p>

可惜鸭绒如果不是工业化养鸭大量生产,搞小农养殖收购。市场存量着实有限。一些成规模养殖的乡镇企业,本身鸭绒都是对口供应给国内羽绒服厂家的,海军这方面也插不进去手。只能是想办法再扩大收购范围,可这样一来利润率下降的就厉害了,海军才不得不打消了做羽绒出口的念头。</p>

在工业化大生产之前,这类小规模散养资源的成本并非会更便宜。相反是更贵的。后世实现工业化、规模化养殖之后,鸭绒的成本下降,中国人才真的穿的起羽绒服,进而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人才穿得起羽绒服。</p>

而转头再看国内,羽绒服这东西也仍然是新鲜玩意。胡文海当初给陆嘉陆欣买了两件,顺带给新科公司里的一些高管发福利,也不过从专门供应出口的北极燕公司抠出来十几件而已。</p>

就这。还是他胡总面子大,当时国内有求于他,这才走关系面相国内出售的。</p>

羽绒服的生产技术,在八五年,国内也就是三、四家企业掌握了。也幸好如此,海军手里才能收到这些鸭绒,不至于想买都买不到。</p>

而且别说,第一个取得羽绒服专利的人正是个俄罗斯人。不过那时候羽绒服面料无法解决漏绒的问题,鸭绒处理的也不好,导致销路根本打不开。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才解决防水面料问题,使得羽绒服逐渐成为人们过冬的首选。</p>

轻工业天赋点满的中国都是如此,对于轻工业基本没点的苏联来说,羽绒服就更是比小汽车都难买到的产品了。在莫斯科的街头,如果看到有人穿一身面包一样的羽绒服,八成就好像是在中国“能喝上可乐”一样的权贵了。</p>

若非里面有这么大的利润,怎么能把kgb给钓上来呢?</p>

科罗廖夫压下心里繁乱的心思,点头道:“那么交易的方式呢?我的人在符拉迪沃斯托克,三十吨鸭绒,两辆车也就够了。过了绥.芬.河口岸,一手交货,一手交资料?”</p>

“我们要先确认资料的准确性。”池秘书不置可否。</p>

“没问题。”科罗廖夫痛快点头:“我先给你们一部分资料,确认了真实性,过口岸之后再给剩余的部分。”</p>

池秘书回头和身后的人讨论了两句,转回头来点头:“可以。”</p>

科罗廖夫用手盖住密码盘,当场就打开皮箱,从里面拿出一个厚厚的密封档案袋来。</p>

牛皮纸的档案袋上面用封条封住,上面什么文字也没有,显然绝不是这些资料的原件。里面的资料记录着苏联目前掌握的远洋渔业资源情况,说实话,三十吨鸭绒换到这些资料。实在是有些太便宜了。</p>

为了这些资料,苏联人应该每年投入了至少数百万卢布的研究成本,养活一个远洋渔业资源研究所不成问题——实际上,确实有这么一个研究所。</p>

苏联人始终面临粮食问题,不得不在远洋渔业上面投入非常多的精力和资源。</p>

不过三十吨羽绒服,足够生产上百万件羽绒服了。</p>

如果是羽绒服成品卖到苏联,这些羽绒服换回两架su27战斗机都绰绰有余。</p>

科罗廖夫拿出的资料。池秘书转手就交给了自己身后的专家。这里有俄语翻译,有海洋专家。可以以最快的速度确定资料的真实性。</p>

果然,过了没有多久,散出去的资料纸张就又都回到了池秘书的手上,而他也得到了这些资料真假的消息。</p>

“很好,资料没有问题。”池秘书点头,不过他在交还资料的时候突然迟疑了一下。</p>

科罗廖夫微微皱眉,随即将手上的皮箱扣了起来,警惕的问道:“中国的同志,还有什么疑问吗?”</p>

“哦。并不是。”</p>

池秘书发现科罗廖夫误会了,连忙将资料放到了桌子上,推到他的面前:“非常抱歉,之前我走神了。”</p>

“这没有什么。”</p>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彼得·潘与辛德瑞拉 华娱之闪耀巨星 万倍返还,我收徒百无禁忌 总裁溺宠闪婚妻 从零开始的触手怪 夏叶的中古店 借种 陈平苏雨琪 我收服了宝可梦 不妙!总裁发现我造谣他不孕不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