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年某月某日。</p>
汴京城一片静谧安详。</p>
东方天际的半轮弦月,照亮着宫殿朱门和破烂民宿。</p>
有人在温柔梦乡里喃喃呓语。</p>
有人则彻夜未眠。</p>
清冷的月光洒落乌台庭院,一道佝偻的人影双手负于身后,昂首仰望着星空。</p>
人生悠悠八十载,此时此刻,正有无数的记忆片段缓缓从他脑海中闪过而过。</p>
.....</p>
嘎吱嘎吱——</p>
卖早点的小贩推着独轮车,一边吭哧一边咯吱着往前走。</p>
他又比昨天早起了半个时辰,坚信这次能占到好位置。</p>
刚走到礼部门口,小贩就被乌泱泱的人群围住。</p>
“有腊汁肉夹馍吗?”</p>
“有杂粮煎饼么?”</p>
“米粉肠粉酸辣粉?”</p>
“拉面削面热干面?”</p>
“沙县拌面有吗?”</p>
“信球!胡辣汤的招牌看不见嘞?”</p>
还算年轻的小贩听不清天南海北的口音,却并不影响施展抖勺大法。</p>
面对食客们横眉怒目,还讪讪笑道:</p>
“无他,惟手熟尔。”</p>
众人填饱肚子又蹲在门口,吟风弄月的欢闹声此起彼伏。</p>
小贩低头收拾桌椅碗筷,时而若有所思的望着他们,眼中闪过一丝没落。</p>
多年以前,我也曾这般书生意气。</p>
俗话说得好。</p>
每当太阳升起,总会有人欢喜有人愁。</p>
礼部大门缓缓打开,办事员拿着榜单走向公示栏。</p>
众人如同磁石般紧紧跟随,像是被看不见的力量所牵引。</p>
他们寒窗苦读数十年,用大好年华练习遣词造句,纸笔间激荡出才华和思想,只为换取有朝一日金榜题名。</p>
今天,就是朝廷会试发榜的日子。</p>
在这群士子中,有一位中年男子看完榜单,一言不发,费尽力气从人堆里挤出来。</p>
中年男子坐在小贩的摊位上歇息,静静望着眼前的众生百态,身边的小贩倒也不去赶他。</p>
国考犹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稍有懈怠便会沦为陪衬。</p>
只有杀进官家录取名单,才能由劳力进阶成劳心者。</p>
此人成功进阶,而更多的考生则放下书本,当起了新一代的小贩。</p>
四年后。</p>
他,出生了。</p>
他的父亲——也就是中年男子凭借一支毛笔横折撇捺,从地方推官干到祠部员外郎。</p>
随着工龄增长的不光是收入,还有满屋子藏书。</p>
他却好像只顾着吃饭长身体,并未流露出天赋异禀的特质。</p>
整天泡在书籍堆里,也没见憋出半篇满分作文。</p>
更没有三岁背唐诗,六岁学英语,九岁横扫奥数班...</p>
他明显追不上神童们的脚步,只能一字一句的死磨硬啃。</p>
但或许是勤能补拙吧。</p>
只要是被刻进脑海的学识,触类旁通后必定精进神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