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107章 宋朝的早餐(1 / 2)

水井边。</p>

看着被倒入的井水尽数顺着石柱内的管道飞速流光,徐云脸上的表情愈发的凝重了起来。</p>

作为理工汪,他怎能不知道这个现象究竟代表着什么?</p>

很明显。</p>

管道的中部或者另一头,必然有些某种环节在产生着吸力。</p>

不过考虑到现场有月莲这个丫鬟监工存在,徐云只能先将脑海中的诸多想法暂时搁置,跟着张三开始灌起了水。</p>

苏府的东厢房是客房,如今没有住人。</p>

因此两人的任务相对要清闲一点儿,只要把主房与西厢房的用水给填满就行了。</p>

过了大概一刻多钟。</p>

二十桶水全部倒灌完毕。</p>

月莲重新盖上石柱的盖子,确认牢固后上了锁,对小三儿和徐云道:</p>

“好了,三哥儿,王林,你们可以去用晨食了。”</p>

“好耶!”</p>

小三儿愉快的一拍手,对着徐云道:</p>

“王麻子,快走快走,吃饭去喽!”</p>

徐云见状只好跟上。</p>

随后在小三儿的带领下,二人穿过几道院墙,到了南厢左傍的一间小棚里。</p>

这间小棚面积大概有两百来平米,内中放着几张木头桌椅,棚顶做了一些防雨挡风的措施。</p>

当徐云二人抵达现场时,棚内已经有不少仆役在用起了晨食。</p>

晨食,又叫朝食。</p>

也就是后世所说的早饭。</p>

众所周知。</p>

自商朝开始,截止到唐宋之前,古人一天大多都只吃两顿饭:</p>

一顿是上午七到九点的‘大食’,另一顿则是三到五点的‘小食’。</p>

等到了唐宋——尤其是宋朝后,一日三餐的习惯逐渐开始出现。</p>

其中有部分原因和经济有关,另一部分则是因为宋朝开始解了宵禁,夜市文化开始盛行。</p>

如今像在苏府这样的大院落里,主家成员的早餐一般都是仆役去酒楼购置的成品——像昨天徐云出现之前,老都管便是在分配今天早餐的购置事项。</p>

要是喜欢开盲盒的家族成员则会去街上逛逛,如今汴京街头的商贩之多,在《清明上河图》中便可见一般。</p>

唯独像小三儿、永柱以及徐云这种住在南厢的仆役,大早上院内伙房才会开火,做些食物当做早餐填肚子。</p>

在徐云的印象中,仆役其实是个非常具有约束性的词汇。</p>

谈到仆役二字,基本上离不开麻木、生活所迫、看不见希望之类的定语。</p>

严格一点来说,甚至可能和人权挂钩。</p>

主人随意打骂,打死了就花点钱打点一番,甚至干脆不花钱、趁着夜色送到城外的乱坟岗一丢。</p>

一条人命就这样无声无息的消陨在了历史长河里。</p>

但在这间棚铺之内,徐云见到的仆役无论男女不说满脸幸福洋溢吧,至少不会眼神空洞或者愁眉紧锁。</p>

整体的精神面貌,带着一股积极向上的自发气息。</p>

这种精气神不是强颜欢笑,而是发自内心的喜悦。</p>

随后徐云跟着张三来到棚铺的另一侧,这里摆着由几张桌子拼接成的食物台。</p>

主食有馒头——这时候叫做蒸饼、包子、炊饼、米粥等等。</p>

配菜则有酱菜、鸡碎、肉咸豉、枣塔云云。</p>

同时徐云海很惊讶的发现,无论是米粥还是配菜之中,都可以明显的看到不少肉粒。</p>

见他盯着食物挪不开眼,一旁的张三便补充道:</p>

“王麻子,府内的仆役分成青、代、立、伊四类,每类仆役的月钱和餐食尽皆不同。</p>

例如我是代仆,晨食可点三样主食加两碟小菜。</p>

你虽然没有工钱,但却只能算是青仆,照例只能取两样主食和一碟小菜,明白了吗?”</p>

徐云瞥了眼几样主食,发现主食的个头都不小,两个炊饼足够填满自己的胃口了:</p>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彼得·潘与辛德瑞拉 华娱之闪耀巨星 万倍返还,我收徒百无禁忌 总裁溺宠闪婚妻 从零开始的触手怪 夏叶的中古店 借种 陈平苏雨琪 我收服了宝可梦 不妙!总裁发现我造谣他不孕不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