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漫长的文明史中。</p>
水源。</p>
是任何文明都离不开的一个关键词。</p>
华夏本土的水车、水锤,还有西方的阿基米德螺旋泵,都是古代人民为了供水创造出的工具。</p>
但这些工具有一个算一个,体型巨大不说,大多也都需要在水源地工作。</p>
并且它们主要的用途,其实大多是为了把水从低处运往高处。</p>
纵观整部古代世界史,几乎没有哪个文明能做到在不借助重力的前提下,实现水源的平地运输。</p>
无论是罗马那震惊世界的古代城市供水系统,还是唐朝时期的长安水力设施,其实都和平地输水扯不上关系。</p>
比如罗马的供水系统由旧阿尼亚水道、新阿尼亚水道、马尔齐亚水道、塔普阿水道、尤里乌斯水道、维尔戈水道、安东尼亚水道等等组成。</p>
这些水道的核心技术都是虹吸或者连通器原理,也就是说要有高度差或者液体压强。</p>
这也是为啥罗马引进来的水最先会供给到喷水池的原因,因为你压根没办法堵住它.....</p>
所以罗马的供水资源丰富是很丰富,这确实不假,但这指的是街上随处可见的喷泉和龙头,属于公共设施。</p>
居民们拎着个桶就能出去打水,自然非常方便。</p>
而屋内和屋外供水,显然是两码事。</p>
除了在帕拉提诺山顶跳舞的奥古斯都大帝,哪怕在罗马,也没几个人能舒舒服服的在家用水。</p>
唐朝也是一样,所谓的方便其实都止于门户之外。</p>
所以之前徐云很疑惑,为啥老苏能在主房那边用到水井这边打到的水呢?</p>
无论是虹吸还是连通器原理,显然都有个没法解释的bug:</p>
那就是灌注的水量不够。</p>
一百多米长、直径接近三十厘米的水管,二十桶水能填满十五分之一都算多了。</p>
同时还有很关键的一个问题,那就是人力成本。</p>
在这个年代,仆役提桶走百米、往返十次的成本并不高昂。</p>
因此老苏徐选择的方案造价必然低廉,也就是抱着“小成本但却能给仆役们省点儿事干”的心态鼓捣出来的东西,否则还不如多给几文钱补贴呢。</p>
而眼下随着张三的一番话,徐云的疑惑总算是迎刃而解了:</p>
好家伙,老苏居然鼓捣出来了一个自吸泵!</p>
自吸泵,是一种自吸式的离心泵。</p>
所谓自吸,指的在不加引水的情况下,它能自动将水给吸上来。</p>
也就是类似坐上去自己动的性质。</p>
它的工作原理是水泵启动前先在泵壳内灌满水,启动后叶轮高速旋转,使得叶轮槽道中的水流向涡壳。</p>
这时入口形成真空,使进水逆止门打开,吸入管内的空气进入泵内,并经叶轮槽道到达外缘。</p>
这种泵不需要装底阀,因为一般自吸泵的进口处都自身带的有止回阀,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单向阀。</p>
这样泵在停止后,泵体内的液体就无法回流到原来的池子里,转而储存在泵体内,所以第二次使用的时候就不需要加灌液体了。</p>
很简单的原理,也很好理解。</p>
至于自吸泵的外观,则可以想象一下多啦A梦里的空气炮的样子:</p>
把空气炮差不多放大一点五倍后再在随便哪头立块砖,那就和自吸泵差不多了。</p>
“不对啊.....”</p>
想着想着,徐云忽然眉头一皱,对着张三问道:</p>
“三哥儿,你说拉磨的那驴...转速有多快?”</p>
“啊?”</p>
张三不明所以的一张嘴,下意识的便答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