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苏眨了眨眼:</p>
“风灵月影宗?原来是方外人士。”</p>
宋末时期民间教派众多,各类宗门教派比比皆是,其中还不乏一些明星人物。</p>
例如此时的汴京,就有一个名叫林灵素的道人名声极其响亮,人称真仙在世。</p>
此人也是后世神霄派的祖师爷之一,按照历史轨迹,过几年会被宋徽宗赏识,被聘请为国师。</p>
巅峰时期权倾朝野, 连蔡京都不给面子。</p>
因此老苏对于宗门的概念倒不怎么陌生,念叨了两遍宗门名字后, 他话锋一转,问道:</p>
“王林,那你祖上的那位先人, 可有将蒜汁祛病的原理留下?”</p>
徐云闻言,嘴角微微扬起了一丝弧度。</p>
就知道你会问这个。</p>
不过预判归预判,徐云并不准备现在就告知对方答案。</p>
毕竟他所准备展现的价值, 并不止一个大蒜素而已:</p>
“自是有的,不过老爷,眼下中侯尚未脱离生命危险,咱们是不是应该先......”</p>
老苏闻言一愣,旋即有些懊恼的一拍脑袋:</p>
“惭愧惭愧,老夫见猎心喜,险些误了大事,王林,接下来该如何医治正汝?”</p>
徐云想了想,说道:</p>
“首先当然是要先制取大蒜素,不瞒您说,大蒜素的制备需要用到一种特殊液体,并非简单捶捣大蒜就能制成。</p>
先前小人给中侯所用的蒜汁,添加的乃是小人随身携带的成品液体,目前已经全部用光了。</p>
如若要再次制取,恐怕需要一些特殊的器械才行。”</p>
老苏看了眼徐云放在床头的容器,思索了几秒钟,问道:</p>
“可是那种类似烈酒的液体?”</p>
徐云点点头,心中为老苏敏锐的思维点了个赞:</p>
“不错,此物名叫酒精,意为酒中精华,烈性要比寻常烈酒高上不少。”</p>
“制备酒精需要哪些材料?”</p>
徐云继续道:</p>
“两个玻璃瓶,几根弯曲的铜管,另外还需要大量的白酒、锭子碱以及极其精细的食盐,对了,石棉也准备几张。”</p>
老苏从桌上拿起纸笔,一脸疑惑兼好奇的将这些名字记下:</p>
“只需这些,便可制出你所说的酒精?”</p>
徐云点点头:</p>
“没错。”</p>
“原理呢?”</p>
“蒸馏。”</p>
蒸馏。</p>
这个词在21世纪,基本上属于初中生都知道的概念。</p>
其中酒精的蒸馏概念很简单:</p>
水的沸点是100度,乙醇的沸点是78度,利用二者沸点不同,就可以使用蒸馏法得到较高浓度的酒精。</p>
也就是酒精和水混合在一起,你开个80度的火,酒精会沸腾,水却不会蒸发。</p>
沸腾后的酒精通过冷凝进入另一个杯子,就可以得到高浓度的酒精溶液了。</p>
不过这个概念说起来容易,实践起来却很麻烦。</p>
具体的原因,涉及到了少量的化工热力学知识。</p>
众所周知。</p>
混合物液相中分离出第一批气泡的温度的临界点叫做泡点,而气相达到饱和后出现液相时的温度临界点,则称为露点。</p>
看到这里个别同学已经开始头大了,没关系,概念不重要。</p>
重要的是。</p>
二元混合物的气液平衡数据,可以通过二元气液平衡相图来查看。</p>
比如把乙醇的质量分数作为横轴,将温度作纵轴,就可以画出一个简易的相图坐标系。</p>
当温度提高,体系进入气相区。</p>
温度降低,体系就会进入液相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