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壹帆看书【yifankanshu.cc】 > 其他类型 > 走进不科学 > 第125章 从电解开始的微观世界

第125章 从电解开始的微观世界(2 / 3)

不过这句话要到明代才会由读体律师在《毗尼日用录》所记录,因此眼下徐云只能引用《根本说一切有部百一羯磨》这部书了。</p>

这个书名也能多水几个字, 倒也挺好的。</p>

接着徐云观察了一番老苏,叫他逐渐从冲击力回过神后, 便继续说道:</p>

“老爷, 按照风灵月影宗的手札所记, 世间万物皆由更细小的微粒组成。</p>

这些微粒名叫分子, 而分子又由原子组成, 原子便是世间最小的东西, 因此也可以说世万物皆由原子构成。”</p>

老苏重复了一遍:</p>

“原子?分子?”</p>

徐云点点头,指了指面前剩余的粗盐溶液:</p>

“比如食盐水, 它是由氯化钠分子和水分子构成的物质,包含了氯、钠、氧、氢等原子。</p>

其中氯原子和氢原子结合后会形成氯化氢气体, 氯化氢溶于水, 就会形成我们所见的盐酸。”</p>

实话实说。</p>

徐云的这番话用后世的眼光来看, 其实并不算严谨。</p>

在后世,物质从最大到最小差不多是这样的:</p>

整个宇宙可以分解为各个星系团、星系。</p>

星系可以分解为星球, 星球可以分解为分子、原子。</p>

分子可以分解为原子,原子可以分解为原子核和电子。</p>

原子核可以分解为质子、中子。</p>

质子、中子可以(理论上)分解为夸克。</p>

目前的理论和技术正走到了夸克级, 夸克、轻子、胶子等共有62种“基本”粒子,其中光子则又要更特殊一些。</p>

因此徐云正确的说法, 应该是‘氯化钠是离子化合物,由一个钠离子和一个氯离子以李子健的形式组成’。</p>

又比如提及化学性质的时候,钠、氯、氢、氧用元素来描述会更为准确一点。</p>

不过对于老苏这个初学者而言, 眼下的当务之急是尽早确立微观认知,因此物质的细分反而没那么重要。</p>

你和他去解释离子、质子、原子序数这些内容,实际上是没多大意义的。</p>

有些时候用学术上的不严谨去换取知识的通俗易懂,其实可能是一件好事。</p>

说着徐云又虚抓了一把空气,对老苏道:</p>

“其实不仅是溶液,又比如我们的空气里,就有氧原子、碳原子形成的气体分子颗粒存在, 这些才是看不清摸不着的东西。</p>

这些颗粒被吸入人体,其中部分便提供了我们人体存活所需的能量。”</p>

老苏同样捞了一把空气, 看着空荡荡的手掌,忽然想到了什么。</p>

只见他转头看向徐云,口中诵道:</p>

“一尺之棰, 日取其半,万世不竭?”</p>

徐云闻言先是一愣,旋即猛然瞪大了眼睛, 倒吸一口凉气。</p>

好家伙。</p>

老苏的接受速度,竟然恐怖如斯!</p>

要是老苏出生在后世,恐怕也将会是一个超级超级天才。</p>

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p>

这句话出自《庄子·天下篇》。</p>

其实呢。</p>

这句话的原意是庄子在讽刺惠施,说他喜欢通过诡辩制造怪异之说。</p>

但后世的理解逐渐歪了楼,将其看成了一种探究世界本源的疑问:</p>

一尺长的棍子,不断取走其中的一半,那它是不是无穷尽的呢?</p>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p>

这里的后世不是指21世纪,而是指封建王朝时期,差不多从唐初到明末吧。</p>

很明显。</p>

这句话涉及到了一定的微观概念——尤其是在眼下这个环境里,老苏引用它的意思相当明显。</p>

在双方间隔着接近一千年...或者说相差了一个完备的科学理论体系的前提下,这已经是老苏能找的最合适的句子了。</p>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彼得·潘与辛德瑞拉 华娱之闪耀巨星 万倍返还,我收徒百无禁忌 总裁溺宠闪婚妻 从零开始的触手怪 夏叶的中古店 借种 陈平苏雨琪 我收服了宝可梦 不妙!总裁发现我造谣他不孕不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