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姑娘,听说你不久前写过一首词,叫做《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p>
黑板前。</p>
听到徐云的这句话。</p>
小李脸上顿时浮现出了一丝肉眼可见的自豪,不过表面上还是有些矜持的道:</p>
“一篇拙作罢了,上不了台面,苏伯伯的文采才叫高呢。”</p>
在几个月前的一周时间内,她先后写下了两首如梦令。</p>
也就是后世赫赫有名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与《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p>
正是这两首词,让小李骤然名声大震,颇有些一曲成名的风采。</p>
宋代的词和唐代的诗不一样,唐诗可以直接空口朗诵,但宋词却是用来唱的,词牌名便是所谓的歌调。。</p>
不过眼下徐云的意图是举例,因此他便直接轻诵了起来:</p>
“昨夜雨疏风骤,</p>
浓睡不消残酒。</p>
试问卷帘人,</p>
却道海棠依旧。</p>
知否,</p>
知否?</p>
应是绿肥红瘦!”</p>
诵读完毕后,他一边拍手,一边赞叹的道:</p>
“自谦的话就还请不必说了,李姑娘的文采着实令人佩服,小人自认不如。</p>
尤其是这最后一句,李姑娘,听说这是你对丫鬟的问话?”</p>
小李轻轻点了点头,似乎是想到了自己那个有些粗心的丫鬟,嘴角顿时微微一翘:</p>
“不错,那日小女饮酒致醉,入睡前依稀记得屋外雨小风大,呼声犹如虎啸龙吟。</p>
醒来后想到院中园中海棠未被遮护,便问了环儿屋外状况。</p>
没想到那个笨丫头明明在卷着帘布,却看也不看屋外一眼,便和我说‘小姐,海棠一如昨日呢’。</p>
小女一时没忍住,便轻斥了她一句。</p>
毕竟大风刮过,花儿定然会被吹落在地,树上多半只剩下些叶子了。”</p>
徐云抬起眼皮看了她一眼,表情有些唏嘘。</p>
在眼下这个年代,能跟到小李这样一位小姐,对于丫鬟来说倒也是件幸事儿吧。</p>
不过很快。</p>
他便话锋一转,说道:</p>
“那么李姑娘,可否容小人再问个问题?”</p>
小李抬起眼皮看了他一眼,认真道:</p>
“王林,你已是苏伯伯府上门客,去了奴籍, 还是勿要用小人自称了,有话尽管直言便是。”</p>
徐云朝她微微拱了拱手以表谢意, 随后问道:</p>
“李姑娘, 你既知屋外海棠绿肥红瘦,那么可曾想过为何会有此番景象?”</p>
小李的脸上顿时飘起一个问号:</p>
“?”</p>
看着有些茫然的小李, 徐云继续问道:</p>
“李姑娘,我且问你,被吹落的海棠花去了哪里?”</p>
小李眨了眨眼,答案脱口而出:</p>
“当然是掉到了地上呀。”</p>
徐云微微颔首, 随后指了指天,又指了指地, 说道:</p>
“那么李姑娘, 我且问你, 为什么这些海棠不往天上飞, 却偏偏掉到了地上呢?”</p>
小李一呆, 下意识的便想回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