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徐云没怎么犹豫,大方的朝王禀拱了拱手:</p>
“中侯大人,不瞒您说, 小人自幼便向往江湖,行侠仗义, 快意恩仇。</p>
奈何境遇特殊, 成人后只能在闲暇时看些杂书解闷, 今日承蒙中侯大人厚爱,小人便却之不恭了。”</p>
王禀闻言哈哈一笑, 拍了拍徐云的肩膀,看上去很高兴:</p>
“如此甚好, 小王, 咱们进院再说吧。”</p>
徐云点点头:</p>
“请跟我来。”</p>
随后他引着王禀进了院子, 来到了葡萄架边上的一张石桌边,对立而坐。</p>
接着王禀将七八本功法像是发牌似的摆在了桌上,对徐云介绍道:</p>
“小王,这些功法不算顶尖武学,因此你也莫要指望凭此成为武林侠客。</p>
这些功法只能助你强身健体,至多练到大成后,寻常人难以近身罢了。”</p>
徐云了然的点点头, 同时心中冒出一股好奇,对王禀问道:</p>
“校尉大人, 冒昧问一句,不知军中的顶尖武学修至大成,能力战几人?”</p>
王禀闻言一愣, 朝四周看了几眼,沉吟道:</p>
“如今禁军官修兵书乃是由乐正先生所着的《武经总要》,主要在于谋与计, 体术则以《搏戈枪法》为主。</p>
步兵若能将《搏戈枪法》练至大成,约莫可战两到三位西夏提蓄部的精锐。</p>
至于骑兵就不好说了。</p>
毕竟到了骑兵战场,兵甲、战马的作用恐怕还要比功法大些。</p>
若有一匹好马与一身好甲,哪怕是杀猪的屠夫都能在战场上杀上不少人呢。”</p>
徐云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p>
王禀口中的乐正先生便是指曾公亮,去世到现在已经有20多年了。</p>
当初曾公亮和丁度一起创作了兵法《武经总要》,也是本土第一部规模宏大的官修综合性军事着作。</p>
如今《武经总要》已经成为了宋军的官修兵书,算是一类兵家的百科全书,从位阶上可以看做后世的大物课本</p>
至于王禀所说的提蓄部,则是西线的一个精英部族,也是西线正面战场的主要敌人之一。</p>
随后徐云想了想,又问道:</p>
“那么若是不带武器,肉身对上平民呢?”</p>
王禀眨了眨眼:</p>
“平民?”</p>
徐云点点头,这种了解古代军队战力的机会他可不想错过:</p>
“就是普通成年男子,双方都赤手空拳的那种。”</p>
王禀这次思索的时间要长了很多,只听他缓缓道:</p>
“那差别就大了,比如老钟经略相公手下有只百战营,内中军士尽皆修习《搏戈劲》。</p>
若是对上寻常农夫,在有空间能够施展身法的情况下,应付个七八人不存在任何问题。”</p>
徐云微微颔首:</p>
“原来如此。”</p>
徐云在现实里有个朋友,曾经获过省级搏击奖牌,目前在魔都开了个搏击俱乐部,生意还不错。</p>
此人练习搏击的时间差不多有十来年了,零几年治安不太好的时候,徐云曾经亲眼见过此人在老家的烧烤摊上solo了四个小混混。</p>
后来他告诉徐云。</p>
要是在没有刀具、对手没练过多少搏击并且没被撩阴腿命中红心的前提下,他单人理论上可以挑六到七个人。</p>
当然了。</p>
代价是自己肯定也会受些伤。</p>
对方还直言,部队中的特种兵在格斗方面不一定比他厉害多少。</p>
毕竟特种兵的项目很杂,一些精简部队不敢妄言,但普通特种兵在格斗方面确实不一定比省级格斗前三厉害多少。</p>
某些以侦察方向为主的特种兵身材还相当普通,甚至可能比寻常人还要矮小一点。</p>
至于特种兵有没有所谓的杀人技,徐云的那位朋友就不了解了。</p>
反正真要有的话,生活里多半也接触不到。</p>
后世尚且如此,就更别提北宋了。</p>
同样是普通人,后世成年人和宋代的成年人显然是两种概念。</p>
加之西军的军士常年有肉类补充营养,一个精英营的军士对付七八个普通人倒也不算离谱,甚至还有些弱了。</p>
随后徐云将目光投到了石桌上,开始筛选起了武学功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