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和老苏缠着他上课,以及王越的病情有一定关系。</p>
眼下得知徐云要出门,老苏很快便回过了神,爽利的一点头:</p>
“小王,你现已入门客名册,想要外出和门房说一声便是,不需特意找老夫通禀。”</p>
随后他忽然想到了什么,补充道:</p>
“...莫不是有需要金银之处,你身上的资项不够?”</p>
徐云飞快的摇了摇头,说道:</p>
“与金钱无关,乃是小人想要借用老爷的拜帖,去京中拜访一人。”</p>
拜帖,这是古代权贵之间交际时不可缺少的工具。</p>
拜帖起源于汉代,当时是用削平的木条上呈写姓名、里居等。</p>
因而又称为“名刺”。</p>
造纸术发明以后,拜帖材料渐渐为纸质所取代。</p>
拜帖的形式要求很高,一般是爵位+职位+籍贯+姓名+字+敬语+拜。</p>
比如‘起点知名扑街长约作家胡建仁钓鱼佬敬拜读者老爷’等等。</p>
另外就是拜帖上一般都要盖上印章,算是一种非常正式且有用的拜访工具。</p>
当然了。</p>
眼下老苏已经卸任,拜帖的性质没有当官时那么重要,倒也不用随自己亲至。</p>
比如先前在前往小李家取书的时候,谢老都管便给了永柱一封拜帖。</p>
因此面对徐云的请求,老苏沉默片刻,也没直接拒绝,而是问道:</p>
“拜帖?你要寻访哪位贵人?”</p>
徐云摇了摇头,凑上前低声说了个人名:</p>
“并非当朝权贵,乃是......”</p>
“什么,拜访他?”</p>
老苏闻言一愣,眉头顿时皱了起来,诧异道:</p>
“此人可不简单,老夫在堂之时也鲜少与此类人物往来,如今老夫致仕......”</p>
“小人昨夜忽然想起一则手札,内中记录了一种名叫哈雷彗星的流星,以及几种少见的星图.....”</p>
“元年,老夫的拜帖在何处?速速寻来!”</p>
.......</p>
半个时辰后。</p>
徐云喊上张三,从正门离开了苏府。</p>
徐云作为老苏的门客之一,出行的时候其实是可以享受到马车福利的。</p>
奈何先前提及过。</p>
老苏的府上只有一辆马车,今天被老苏的儿子小苏六号给拿去用了。</p>
因此徐云只能选择多走几步路,前去车马行租一辆马车赶路,类似后世的打出租。</p>
当然了。</p>
车费还是由老苏报销的。</p>
小三儿作为第三等的“代”仆,出门的机会虽然不少,但这辈子顶天也就做过拉粮草的马车。</p>
因此骤然听闻有真正的马车可坐,整个人立马兴奋了不少:</p>
“王哥儿,咱们这次要去哪儿啊?”</p>
徐云朝他递过了一张写有地址的纸条,说道:</p>
“这个地方,你去过吗?”</p>
张三接过纸条瞅了一眼,有些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p>
“王哥儿,俺不识字儿.....”</p>
徐云恍然的一拍额头,拿回纸条,念道:</p>
“蛹路街吴起庙旁河王巷......”</p>
“噢噢,吴起庙啊,那儿俺知道。”</p>
听到这个名字,小三儿顿时一拍手:</p>
“还是得进朱雀门,不过咱们上次是朝东,这次得朝西顺着汴河走,差不多接近郑门那地界儿。</p>
王哥儿,这次咱们要去的是哪个大商人家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