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壹帆看书【yifankanshu.cc】 > 其他类型 > 走进不科学 > 第143章 趁着空闲搞些事(9k字)

第143章 趁着空闲搞些事(9k字)(4 / 7)

徐云笑着看了他一眼,一边走一边问道:</p>

“何出此言?”</p>

小三儿朝某个方位指了指,如今汴京城内基本上见不到二层以上的建筑,因此远处有栋五层建筑相当显眼:</p>

“矾楼就在那儿呀,而且再过个西角楼大街,边上就是御史台和西尚书省了,那儿的一栋房得好几万贯哩!”</p>

听到这个数字,徐云也不由咋了咋舌:</p>

“好家伙,一栋房要几万贯?”</p>

小三儿可劲儿的点了点头,眼中划过了一丝羡慕:</p>

“是哩,那儿可是京中最贵的一块地界了。”</p>

徐云又看了眼矾楼,也就是后世有名的樊楼,眼中的惊讶仍旧没有褪去。</p>

其实他不知道的是。</p>

此时北宋的房价,比起后世都不逞相让。</p>

在北宋前期。</p>

汴京一套普通住宅的价格大概一千贯出头,并不算贵,因为这是一家数口甚至十数口一起住的屋子。</p>

综合物价大概等于后世的六十到一百万,这还是可以接受的。</p>

但到了北宋后期。</p>

汴京房价就跟发了疯似的,一年涨一大截。</p>

根据人大历史学院包伟民教授在2014年出版的《宋代城市研究》中估计。</p>

北宋后期的汴京的人口密度,甚至达到了-人/每平方公里。</p>

要知道。</p>

哪怕是后世燕京那个热心群众扎堆的朝X区,人口密度才每平方公里七到八千呢。</p>

当初欧阳修在做知谏院兼判登闻鼓院主判的时候,甚至只能去选择租房子。</p>

还有一位对房子怨念很深的则是老苏的好友,苏轼的弟弟苏辙。</p>

也就是老苏好友老苏的弟弟老苏。</p>

苏辙和之前提及过写诗吐槽老花眼的白居易一样,也不止一次的写诗吐槽过房价。</p>

比如“我老未有宅,诸子以为言”。</p>

以及“我年七十无住宅,斤斧登登乱朝夕。儿孙期我八十年,宅成可作十年客”等等。</p>

苏辙的怨念一直持续到了晚年,他方在许州盖了三间新房。</p>

结果没高兴几个月呢。</p>

第二年许州发生地震,地震引发了山体滑坡,房子全塌了.....</p>

真是个悲伤的故事.....</p>

视线再回归原处。</p>

总而言之。</p>

想要在这个年代在汴京城中心买间房子,没点财力显然是不可能的。</p>

哪怕是小三儿都知道这种概念。</p>

随后二人走了大概一公里路,终于来到了一家车马行。</p>

“掌柜的,劳驾来一趟。”</p>

进入车马行后。</p>

徐云先是打量了一番内中各式各样的马车,对一位管事模样的紫衣老者问道:</p>

“租辆马车,多少钱?”</p>

老者笑吟吟的走了过来,朝徐云拱了拱手:</p>

“这位公子,小老马行共有马车二十余辆,分为远涉与短租两种。</p>

若是选择远涉,小老还能提供一些护卫随行......”</p>

徐云摇了摇头,打断道:</p>

“短租即可。”</p>

紫衣老者的表情没怎么变化,引着徐云走到了一处角落:</p>

“如公子所见,此处的几辆马车皆可短租。</p>

如果是外地来京想走关系或者拜访故旧,小老建议选择这几辆由好马拉载的华贵马车。</p>

若只是临时赶路,只需选普通的驮马即可,价格也要便宜不少。”</p>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彼得·潘与辛德瑞拉 华娱之闪耀巨星 万倍返还,我收徒百无禁忌 总裁溺宠闪婚妻 从零开始的触手怪 夏叶的中古店 借种 陈平苏雨琪 我收服了宝可梦 不妙!总裁发现我造谣他不孕不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