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的内部是半空的, 山腰处还有一个极其开阔的大平台, 可以容纳足足数百人。</p>
按照谢老都管了解到的情况。</p>
这处山坡原先是个陶土窑, 后来因为原主人牵涉到了一件贪腐案而被封存废弃,山腰处的装运平台则被保留了下来。</p>
如今数年过去, 却被徐云给捡了个漏。</p>
过了大概一刻钟左右。</p>
齐格飞快步走到了他面前,恭敬道:</p>
“王公子,各个环节都调试好了。”</p>
徐云朝他拱手致谢, 解下腰间的水囊递给他:</p>
“有劳齐师傅了,喝口水吧。”</p>
随后他走到筒身右侧, 戴上羊肠手套,将寻星镜的透镜给安放到了侧翼的筒身中。</p>
先前提及过。</p>
徐云设计的望远镜直径一米、长度接近十米, 重量高达五吨。</p>
因此想要在保持可转向的同时又能固定住筒身,必然只能采用倾斜朝天、外部施加固定设备的方式进行安置了。</p>
至于它是怎么被拉上山的嘛......</p>
简而言之, 驴兄功不可没。</p>
五吨而已,不重。</p>
其实吧。</p>
类似的装置在19世纪也出现过, 具体时间是1865年。</p>
当时约翰牛皇家学会投入巨资, 打造了一个8.9吨重的大型铁制望远镜用于观测, 现在还存在牛津博物馆。</p>
虽然皇家学会设计的望远镜精度在当时不算最高,但意义却非同凡响:</p>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官方组织的星空观测。</p>
这也代表着英国官方对于科学的某种态度——虽然工业那啥命充斥着血与泪, 但至少在科研态度这四个字上, 英国皇室还是做的很正确的。</p>
说来也巧。</p>
在同一个时间点, 本土同治皇帝也在举头望天。</p>
不过他不是在看望远镜,而只是在求告鬼神——那年本土爆发霍乱,百姓们自然人心惶惶,只能求助于神佛,意图以星象定国策。</p>
顺带一提。</p>
同样是这一年,诺基亚也刚刚成立......</p>
视线再回归现实。</p>
一切调试完毕后。</p>
徐云走到老苏的身边,看了眼周围众人。</p>
今天在场的除了老苏外。</p>
王禀哥俩、小赵、老贾等六位数学家、齐格飞、谢老都管以及小李父女都来了——毕竟深夜外出,老李有些不太放心。</p>
另外。</p>
现场还有几位特殊人物在场:</p>
其中最左侧的是一位七十多岁的文官, 乃是来自编修院的一位从八品推官。</p>
所谓编修院,指的是宋朝史馆所属的编书机构。</p>
它掌编修国史、会要、实录、日历等一众事宜, 不算当权部门,但性质却很特殊。</p>
今日老苏所要进行的,乃是这个时空人类史上的第一次望远镜观测, 必须要有这么一位推官在场。</p>
不过比起此人的身份,他的名字可能要更响亮一点:</p>
他叫张怀民。</p>
没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