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那个张怀民。</p>
他比苏轼迟四年贬至黄州,但却要早些官复原职, 在去年7月已经回到了汴京。</p>
编修院推官便是他已知的最后一个职位,至此往后便生猝不详了。</p>
而张怀民的身边则站着两位身着青衣的男子。</p>
其中一人约莫四十来岁,五官犹如刀削斧凿,目光锐利,身材颀长,端的是一位好汉样貌。</p>
另一位则是须发浓白的魁梧老者,气势相对要内敛一些,但左脸的一处刀疤,却为他平添了几分凶气。</p>
从他们的站姿与神色来看,二人大概率都出自军伍,并且级别不低。</p>
事实上也是如此。</p>
其中那位老者, 便是先前提及过的王厚。</p>
几日前。</p>
在王禀哥俩的努力以及酒精与蒸馏酒的吸引下,徐云终于和这位军方大佬搭上了线, 通过老苏的名帖将他请到了现场。</p>
至于另外一位中年人嘛......</p>
则是张叔夜。</p>
也就是《水浒传》中林冲的原型, 北宋末年少有的良心官员之一,历史上便是他镇压了宋江起义。</p>
不过遗憾的是。</p>
按照正常历史轨迹,张叔夜的下场和王禀类似, 同样相当悲壮。</p>
靖康那年张叔夜兼任南道都总管,金兵逼近汴京,皇室危机。</p>
得知这一消息后,张叔夜带着三万人浴血勤王,乃是靖康之变中唯一支援汴京的大规模建制。</p>
在金兵进一步对京都围攻后,张叔夜接连四天与金兵大战,但最终还是无力回天。</p>
后来宋钦宗驾车出城准备前往金营投降,张叔夜叩马而谏,被金兵押着准备前往北方金国。</p>
过了界河后的第二天。</p>
张叔夜仰天悲哭,自缢去世,终年六十三岁。</p>
如今的张叔夜乃是海州知州,前些天刚回汴京述职。</p>
又因其祖父张耆与老苏父亲苏绅是忘年交,便特意前来府上拜会,被徐云顺路给拐到了山上。</p>
来到老苏身边后,徐云朝他拱了拱手,说道:</p>
“老爷,望远镜已经调试完毕,可以开始观测星空了。”</p>
老苏闻言,顿时瞳孔微微一缩,连身子都隐隐开始颤抖了起来。</p>
不知为何。</p>
这个无数次仰望过星空的八旬老者,心中竟然罕见的出现了一丝忐忑。</p>
要知道。</p>
哪怕是当年在那个胡辣汤老汉的边上等待放榜时,他的心绪都没有如此激动过。</p>
不过毕竟是个当过宰相的人,胸中自有沟壑。</p>
只见半分钟不到。</p>
老苏便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恢复了平静。</p>
随后他推绝了谢老都管的搀扶,整了整衣袖,一个人缓步走到了望远镜边上。</p>
他先是抬头看了眼星空,沉默片刻,指着星空中的一轮弯月,带着期待对徐云道:</p>
“小王,可否先让老夫看看月亮?”</p>
徐云郑重一拱手,点点头:</p>
“没问题。”</p>
说完他走到操作台边,调试起了主镜的寻星光轴,将其锁定到了月亮所在的区域。</p>
这架望远镜的底座可以通过刻度盘转动,有滚轮和桐油协助,推动起来还是很轻松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