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爱好者应该都知道。</p>
所谓超新星爆发。</p>
指旳是某些恒星在演化接近末期时,所会经历的一种剧烈爆炸。</p>
这种爆炸都极其明亮,过程中所突发的电磁辐射经常能够照亮其所在的整个星系。</p>
并可持续几周、至几个月才会逐渐衰减变为不可见。</p>
在这段期间内。</p>
一颗超新星所辐射的能量,甚至可以与太阳在其一生中辐射能量的总和相媲美。</p>
但另一方面。</p>
超新星爆发在宇宙中虽然是一种极其耀眼的奇观,壮丽唯美,令人迷醉。</p>
可对于人类来说,这其实是一件有一定风险的事儿。</p>
超新星在爆发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伽马射线,以光速辐射到地球大气层。</p>
伽玛射线在与大气层接触后,引发一种特殊的化学反应:</p>
它们会把氮分子转化成氧化氮。</p>
由此消耗掉地球生命的保护伞,也就是臭氧层。</p>
从而导致地球生命直接暴露在太阳风、宇宙射线等有害辐射下。</p>
比如地球生命史上共有五次大灭绝事件,排名第二的是奥陶纪大灭绝。</p>
奥陶纪大灭绝发生在4.4亿年前,这导致了当时85%的地球物种灭绝,后来还引发了一次冰期。</p>
而在2005年。</p>
NASA和堪萨斯大学共同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p>
报告中认为,这次大灭绝事件,很可能是由一颗极超新星释放的伽马射线暴导致的惨剧。</p>
根据模型还原出的情况。</p>
整个过程可能仅仅持续了十秒,却摧毁了地球一半的臭氧层。</p>
最后致使太阳紫外线袭击地球,导致地表大量生物死亡,从而造成了生物大灭绝。(doi.org/10.1099/ijs.0.02503-0)</p>
顺便一提。</p>
目前天文界讨论比较多的就是参宿四,最近它的测光数据有些不太正常,有可能会产生超新星爆发。</p>
但由于距离的缘故,这玩意儿对地球上的生物不会有什么影响。</p>
毕竟辐射也要讲基本氵....基本物理规则的嘛。</p>
除了参宿四外。</p>
另一颗可能发生超爆的恒星,则是人马座的WR102。</p>
它是一颗非常少见的富氧型沃尔夫—拉叶星,根据现有的模型推导,目前这颗星大概率已经发生了爆炸。</p>
根据距离来推断。</p>
只要你能多活1500-2000年,应该就能见到这幅美景了, 不算很难.....</p>
总而言之。</p>
在近两千年间, 人类观测到的超新星爆发一共有八次。</p>
其中也有很多最:</p>
比如最早的超新星纪录,是本土天文学家于公元185年看见的SN185。</p>
又比如纪录中最亮的超新星是SN1006。</p>
超新星SN1572和SN1604则是以裸眼观测到的最后两颗银河系超新星, 对欧洲天文学的发展有显着的影响。</p>
因为它们被用来反驳了在月球和行星之外是不变的亚里斯多德宇宙,属于标杆性的发现。</p>
等到了望远镜时代。</p>
人类又先后观测到了SN1885A,SN1987A以及SN2006gy。</p>
当然了。</p>
看到了这儿。</p>
数学没挂科的同学应该发现了一个问题:</p>
明明超新星爆发有八次,为什么上面只提到了七颗呢?</p>
没错。</p>
剩下的那一次超新星爆发, 便是公元1054年老苏亲身经历的蟹状星云超爆。</p>
同时。</p>
它也是人类历史上观测最广泛的超新星爆发。</p>
它距离地球大概有6500光年, 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看到的景象,是在6500年前发生的画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