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101年。</p>
元符四年七月初三。</p>
是日寅时。</p>
古代的寅时,便是后世的凌晨三点钟左右。</p>
一般来说。</p>
哪怕是大宋这种没有宵禁的朝代,到了寅时各家也早就熄灯打烊,各回各家了。</p>
除了极少数的醉汉与打更人,路面上基本听不到啥声响。</p>
但今天的汴京却是是个特例。</p>
不但不似往常一般安静,反倒是喧闹至极,空气中充满着一股凝重与肃杀。</p>
早在数个时辰前。</p>
便有大量成建制的官兵从城外涌入, 把守住了城中的所有要道出口,任何人不准擅自出入。</p>
同时,他们还对朱雀门附近的住户进行了严格搜查,收缴了大量民间自有的刀枪武器。</p>
禁军步卒如此大张旗鼓的进行戒严,并不是因为皇宫中又发生了变故,而是因为......</p>
今天是小赵登基的日子。。</p>
.......</p>
开封府衙外。</p>
新任的府尹谢文瓘此时正站在府衙入口处, 执袖端立, 面色肃然的望着皇宫的方向。</p>
三年前。</p>
在职十年的原任府尹吕大防因病去世。</p>
哲宗和后续的徽宗皇帝都选择了空置府尹一职,并没有正式任命全新的府尹。</p>
当然了。</p>
这里的‘正式任命’实际上也只是“权知”,而非其他官位的“知”。</p>
因为开封府尹的位置非常特殊:</p>
这是一个专门为可能继位的宗室、皇子设立的锻炼岗位。</p>
北宋历史上,真正能‘知开封府’的只有四个人:</p>
太宗赵光义、秦王赵廷美、许王赵元僖、真宗赵元侃。</p>
这几人都曾是皇位继承人,只不过赵廷美离奇身死、赵元僖则病死于任上。</p>
因此对于官员们来说,开封府尹至多便是“权知”。</p>
吕大防病逝后,开封府尹的空缺一直持续到了今年三月份。</p>
当时谢文瓘才被监国的小赵从大名府调回,以给事中权发遣开封府,并且审理了申王“强抢民女”一案。</p>
谢文瓘是公元1021年生人,年龄只比老苏小一岁,妥妥的活化石级元老。</p>
作为一位曾因质疑过变法、给吕公着写过信而被外放过的元佑党人。</p>
谢文瓘怎么也想不到,自己这个时日无多的老头子居然还能在人生末了见证过一次政变,并且再度被新皇复用。</p>
“简王啊......”</p>
黑夜中,看着面前一排排的火把,谢文瓘不由幽幽叹了口气。</p>
恐怕所有人在此之前都不会想到。</p>
短短一年之内,哲宗与向太后竟然先后薨殂,京中局势骤变。</p>
刚即位的端王屁股还没坐热, 便被人从皇位上拉了下来,换上了一位更年轻的新帝王。</p>
端王昏庸轻佻,这是大多数人都知道的事实。</p>
简王虽然品行上公认要比赵佶优秀许多, 但谁又能保证他在即位之后,必然就是一位明君呢?</p>
只能祈祷这位哲宗的亲胞弟不要辜负他的身份,能引导这个内忧外患的帝国继续前进吧......</p>
“明府......明府......”</p>
就在谢文瓘思绪飞扬之际,身边的一道轻呼声忽然将他拉回了现实。</p>
谢文瓘转过头,发现来人乃是手下的一位推官,名叫张邦昌:</p>
“子能,民众招聚的如何了?”</p>
张邦昌乃是去年刚及第的进士,今年不过20岁,按理本因试任符宝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