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壹帆看书【yifankanshu.cc】 > 其他类型 > 走进不科学 > 第一百七十九章 这下真啥东西都往DNA里去刻了(6.241K)

第一百七十九章 这下真啥东西都往DNA里去刻了(6.241K)(2 / 5)

【评价:不要什么都往DNA里去刻啊魂淡,枫花恋的退隐前绝版视频除外。】</p>

ahzww.</p>

“好家伙,DNA存储技术?”</p>

作为一名生物汪,徐云这辈子对于生物的尖端科技还是比较了解的。</p>

在目前的生物学尖端领域中。</p>

DNA存储技术一直都是个传播度不高、但公认很有前景的项目。</p>

这种技术的理论基础很简单:</p>

首先。</p>

目前的电脑数据,都是用0和1来保存的,也就是二进制。</p>

而生物老师没被气死的同学应该都知道。</p>

DNA的每一位都只有四种可能:</p>

AGCT。</p>

如果把碱基进行赋值,比如A+T = 0,G +C = 1,那么就能把化学信号转变成数字信号。</p>

因此一个DNA,就能看成一个二进制的数据存储材料。</p>

至于为什么要用DNA作为数据存储材料呢?</p>

原因同样很简单。</p>

现在地球每一天所产生的信息量,已经远远超过了过去5000年人类文明进化史的信息总和(Sourational Data Corporation)。</p>

这也是大数据时代这个词的由来。</p>

按目前趋势估计。</p>

仅明年一年之内,就将产生48ZB (1ZB = 10^12 GB)的数据量。</p>

等到2040年。</p>

全球最少需要一百万吨的硅基芯片,才能存储当年产生的数据。</p>

所以,有人就瞄上了DNA。</p>

从技术上来说。</p>

除了二进制效果外,DNA能够从头开始进行人工合成,通过固相合成仪即可实现。</p>

另外,DNA还能通过PCR技术在实验室中进行大量扩增。</p>

这就保证了能够方便合成大量具有想要序列的DNA。</p>

至于DNA用于信息存储的优势嘛....</p>

自然是存储密度大、能耗低、存储周期长等了。</p>

比如DNA存储密度可达到10^19bit/cm3,也就是说理论上仅需要一公斤DNA,就可存储目前的全球信息总量。</p>

在2012年的时候。</p>

宾大的ChurA合成技术存储了一本书,包括单词、11个图片和1个JavaScript程序,共5.27MB 。</p>

随后,他们又将一张动态gif信息存储入DNA中,并可导入大肠杆菌中进行自我复制。</p>

到了去年,也就是2021年。</p>

本土东南大学团队成功将校训止于至善四个汉字存入了一段DNA序列中,这事儿还登上了SCES。(DOI: bk0100)</p>

但另一方面。</p>

这个技术虽然比较有前景,但局限性也很大。</p>

首先就是成本。</p>

一般来说。</p>

DNA的碱基AGCT要0.5-1美元一个,也就是3-6华夏币。</p>

由于“耗材”太贵,无论是实验还是民用普及都有些难度。</p>

其次则是读取的问题。</p>

目前储存一部电影,平均需要花几个月的时间,比起电脑硬件周期要长上许多。</p>

当下整个技术最前端的是耶鲁大学Erlich带领的团队,不久前他们编码了一个叫做movie 1的操作系统。</p>

这个系统不但能顺利运行起来,甚至还能玩玩扫雷。</p>

总而言之。</p>

这不是一项凭空出现的技术,具备一定的成品基础和可能性,接受度上相对没那么困难。</p>

不过可以预见的是。</p>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彼得·潘与辛德瑞拉 华娱之闪耀巨星 万倍返还,我收徒百无禁忌 总裁溺宠闪婚妻 从零开始的触手怪 夏叶的中古店 借种 陈平苏雨琪 我收服了宝可梦 不妙!总裁发现我造谣他不孕不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