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壹帆看书【yifankanshu.cc】 > 其他类型 > 走进不科学 > 第一百九十八章 只有驴受伤的世界完成了(5.8K)

第一百九十八章 只有驴受伤的世界完成了(5.8K)(2 / 4)

在提及微生物培养的时候,很多人经常都会把思路往高大上的角度去想。</p>

但实际上。</p>

微生物的培养基并不一定有特别高的逼格,具体是分类型的,有些基底还是常见的一些东西。</p>

一般来说,微生物培养基有叁个种类:</p>

首先是合成培养基。</p>

这种培养基的各种成分是已知的各种化学物质,优点是化学成分清楚,组成成分精确,重复性强。</p>

缺点则是价格较贵,而且微生物在这类培养基中生长较慢。</p>

比如如高氏一号合成培养基、察氏培养基等等。</p>

其次是半合成培养基。</p>

它是在天然有机物的基础上适当加入已知成分的无机盐类,或在合成培养基的基础上添加某些天然成分制作成的培养基。</p>

比如培养霉菌用的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就是这种类型。</p>

最后一个同时也是运用次数最多的,则是天然培养基。</p>

它完全由天然物质制成,如蒸熟的马铃薯和普通牛肉汤——前者用于培养霉菌和做碧育服务器,后者用于培养细菌。</p>

除了马铃薯和牛肉汤外,裘生所用的豆渣其实也算是个常见的老龙套。</p>

比如杏鲍菰菌丝体就是靠这玩意儿培育的,苍白杆菌还原也是用的这种基底。</p>

只是在现实里。</p>

大多数苦逼的生化汪之所以喜欢用豆渣,主要是因为可以用经费买豆子来榨豆浆喝,安全的同时还能省点钱......</p>

当年徐云读博士的时候就认识一位生物汪,实验室就在徐云做苦力的物理实验室隔壁,有事没事就拎着一大桶豆浆过来窜门。</p>

那时候和徐云两个单身狗就着豆浆配毛豆,谈天说地无所不聊,如今想来倒也挺有意思的。</p>

后来那哥们的孩子今年都考上科大了,徐云还是个单身狗.....</p>

真是个悲伤的故事。</p>

而除了豆渣之外,裘生所说的误加驴毛也很正常。</p>

普通培养皿这玩意儿,可以说是实验室里最容易出现奇奇怪怪东西的地方。</p>

比如指甲壳啦、头发啦、某些弯弯曲曲的不明毛发啦都可以见到。</p>

徐云毕业后的某次饭局上,甚至听说过有人把手机壳给加进去还尤不自知的。</p>

随后他沉默片刻,看向裘生,问道:</p>

“老裘,检测报告呢?给我看看。”</p>

裘生对于这个问题显然早有准备,只见他从身边取来了几张纸,递给徐云:</p>

“我打印好了,这儿呢。”</p>

徐云将其接过,认真的看了起来。</p>

几秒钟后。</p>

他顿时眉头一挑,目光锁定了其中一栏:</p>

“好家伙,一毫升叁万u?”</p>

众所周知。</p>

在药品和微生物领域,具有一定生物效能的最小效价单元就叫“单位”。</p>

国际上叫IU,华夏则叫做U。</p>

IU与U之间是没有互相换算的,只有IU与重量之间的换算或U与重量之间的换算。</p>

也就是说U/L是有华夏特有的一个单位。</p>

一般来说。</p>

在目前国内,维生素大多用用IU表示,而抗生素则是用U表示的。</p>

比如青霉素的规格一般是20万u每毫升,红霉素则是七万。</p>

之前徐云等人在青苔中找到的最大新种单位是8000U,不过这是通过特殊技术富集而成的高密度种群,没多少普适性。</p>

正常情况下。</p>

这类新种微生物的单位密度只有1500U左右。</p>

眼下在豆渣+驴毛的培养基中达到了叁万U,确实可以算是暴增了。</p>

随后徐云将报告放到一边,对裘生问道:</p>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彼得·潘与辛德瑞拉 华娱之闪耀巨星 万倍返还,我收徒百无禁忌 总裁溺宠闪婚妻 从零开始的触手怪 夏叶的中古店 借种 陈平苏雨琪 我收服了宝可梦 不妙!总裁发现我造谣他不孕不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