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话没出口。</p>
一旁的老苏忽然轻轻扯了扯他的袖子。</p>
徐云这才收住嘴,转过头。</p>
发现老苏朝自己打了个‘到边上说话’的眼色。</p>
徐云稍作思索,装作很随意的一拍老苏肩膀,指着不远处的饮水机道:</p>
“小苏,跟我去给大家倒几杯水,做了这么久实验,不喝水人都得干了。”</p>
老苏当即意会:</p>
“好的,学长。”</p>
待走到饮水机边上后。</p>
徐云瞥了眼周围,压低声音对老苏问道:</p>
“怎么了?”</p>
老苏先是将一个一次性水杯放到出水口,按了下开关,对徐云说道:</p>
“小徐,老夫对你们所谈的具体概念不太了解,但那个所谓的化工中间体,却令我想到了一件事,不知道对你有没有启发。”</p>
“所以我姑且说说,你也随意听听。”</p>
“若是能帮上忙自然最好,若是说错了,你无视即可。”</p>
徐云把一个接满水的塑料杯放到一旁,回道:</p>
“苏公但说无妨。”</p>
老苏点点头,沉吟片刻,说道:</p>
“当日你在组装望远镜的时候,曾经提过一件事,老夫至今未曾忘却。”</p>
“当时你的大致意思就是望远镜需要一个抛物面做中介载体来反射物像,但宋代的工业水平有限,加工不了符合你要求的球面镜。”</p>
“所以后来你另辟蹊径,选用了旋转的水银来实现抛物面效果。”</p>
“在老夫想来,那个所谓的化工中间体既然也是为了起到一个中继效果,也许它的原理和水银抛物面没有任何交集,但二者在性质上或许有些相通。”</p>
“既然如此,老夫便想问一句。”</p>
“眼下的情况是否可以触类旁通,尝试着用液体去做这个中间体,通过液体的特殊性质,从而避免选择性激发的出现呢?”</p>
听到这番话。</p>
徐云先是一愣,旋即童孔骤缩!</p>
老苏说的这件事情,算是他在北宋副本中比较的一个经典操作了:</p>
当时副本中缺乏刀口仪和干涉仪,徐云便没法磨制出一个精确的球面透镜。</p>
因此他取巧的使用了旋转的水银实现抛物面,通过类RC结构达成了相同的效果。</p>
虽然这种操作和邻苯二酚没有任何交集。</p>
但正如老苏所言。</p>
二者在性质上其实是有些类似的。</p>
一个反射光,另一个反馈波段,都是起到一个中继物的效果。</p>
因此若是能通过这个思路拓展。</p>
将邻苯二酚换成其他一些特殊的液体。</p>
同时通过液体的离心力将固态物质存在的波段反馈给平衡,似乎......</p>
真的可行?</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