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壹帆看书【yifankanshu.cc】 > 其他类型 > 走进不科学 > 第二百零七章 《关于我买门票参观我自己墓地那些事》(6.8K)

第二百零七章 《关于我买门票参观我自己墓地那些事》(6.8K)(1 / 5)

在ZJ市区和郊区的各类山头中。</p>

位于市郊西南方的五洲山山名的含义,可谓歧解最多。</p>

五洲山在地方县志中又被叫做五州山,因此很多人认为它的名称源自一些古诗词。</p>

有人说它的名字出自曾布诗‘海门西北起崇丘,绝顶参差见五州’。</p>

也有人说它源自《文选》中的记载:</p>

‘九州之地,宋得其五。五州之人倾心望帝幸焉。’。</p>

更有传闻五州山乃是秦始皇挖断京砚山后镇江出现的新龙脉,得者可拥半数天下,顾名五州。</p>

类似的流言还有不少, 真假难辨。</p>

目前唯一可以确定的是。</p>

五洲山的得名时间在北宋开宝年间之后,也就是公元968-975年。</p>

五洲山的五座山头有些类似人的手掌,中峰最高,两头较低。</p>

山势朝北方面陡峭,朝南方面则比较舒缓。</p>

不过就算是最高的中峰,海拔高度也不过306米,远远达不到“大川”的规模。</p>

因此它的名头一直不响,仅限于镇江一带相对有名。</p>

不过俗话说得好。</p>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p>

就这么一座三百多米高的普通山峰, 内中也有着老人峰,天鹅洞,木棋墩、夕溪,卓锡泉,夕听泉,鹿跑泉,千尺井日观、卧云二亭等诸多景点,外加显慈寺和因胜寺两座寺庙。</p>

此时此刻。</p>

山间的一条小道上。</p>

正有两位年轻人一前一后,踏着石阶,一步一步的向上行进着。</p>

二人正是徐云和老苏。</p>

“其实五洲山这名字,来历没那么高大上。”</p>

走了段路后。</p>

老苏抹了把额头的汗水,指着不远处依稀可见的镇江九曲河分支说道:</p>

“在宋时, 镇江乃是南运河的起点、京杭大运河的枢纽, 属于漕运要道。”</p>

“当年老夫任南运巡河大员, 曾于此山山巅远眺港口,得见五条巨舟于河中并肩齐行。”</p>

“后又听闻此山无名, 老夫便随口说了一句‘不如便称它为五舟山吧’,时任知县王文越就将其记在了县志中。”</p>

“后来金人断我国祚, 山河沉沦,宋时的镇江县志也不知所踪。”</p>

“因此后人传着传着,便将五舟山传成了五洲山,还加上了各类脑补,倒也有些意思。”</p>

一旁的徐云朝他递了瓶矿泉水,靠在一块石头上,笑着道:</p>

“这就是脑补的威力了,吃瓜过程中加些脑补,到最后连你自己都不知道事情会往哪儿走。”</p>

“比如我当初写小说,不知道啥时候有了个钓鱼娘的绰号,到最后连编辑都以为我是个妹子了。”</p>

“最离谱的是三八妇女节那会儿,他还问我要不要代表女作者接受采访呢。”</p>

老苏:“.......”</p>

随后他们二人又歇了一会儿,便继续开始向上攀登了起来。</p>

作为五洲山仅有的两座寺庙,显慈寺和因胜寺的传承历史都相当悠久。</p>

其中显慈寺始建于五代时期,期间重修过四次。</p>

熙宁年间的丞相陈升便埋葬于此。</p>

因胜寺的年岁则要更早一些。</p>

它于唐大中六年初建,重修过三次。</p>

周遭埋葬最有名的人便是......</p>

苏颂。</p>

“按照原本的历史轨迹,您应该在我出现那天后的一个月回归京口,也就是现在的镇江。”</p>

因胜寺外, 徐云正拿着手机,向老苏普及着他的身后事:</p>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彼得·潘与辛德瑞拉 华娱之闪耀巨星 万倍返还,我收徒百无禁忌 总裁溺宠闪婚妻 从零开始的触手怪 夏叶的中古店 借种 陈平苏雨琪 我收服了宝可梦 不妙!总裁发现我造谣他不孕不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