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振华虽然已年逾七旬,算是步入了人生终末。</p>
但身体状态一直保养的相当不错,说话的音调可谓中气十足。</p>
加之楼道内此时没什么人走动,空间也非常狭窄,声音极易传播。</p>
因此在那番话说出口后。</p>
屋内原本有些嘈杂的交谈声,顿时为之一静。</p>
过了几秒钟。</p>
被虚掩了一半的房门被人从内推开。</p>
一位六十来岁小老头从中探出了脑袋。</p>
此人的头发有些花白,带着一副金丝眼镜,见到林振华后顿时一喜:</p>
“老林?”</p>
林振华将剩余的几阶楼梯走完,笑着和他点了点头:</p>
“嗯,正好路过甬城,就来看看你。”</p>
说完又指着徐云道:</p>
“介绍一下,这是我的一位晚辈,名叫徐云,从庐州来的。”</p>
“小徐,这位就是周善院士。”</p>
徐云连忙将手中的大包小包放下,很是崇敬的对周善道:</p>
“周院士您好,我是徐云。”</p>
当年周善的判决是民意与法制相违背的典型,了解过大致情形的路人不说为他叫屈吧,至少大多都会产生些许同情和惋惜。</p>
圈外人尚且如此,就更别提徐云这种圈内人了。</p>
当初周善发现和克隆了多个影响动物重要生产性状的基因,建立和发展了我国动物克隆和乳腺生物反应器研制体系。</p>
一些反应器的表达量,甚至达到了国际最高水平。</p>
他本人更是是“973”项目“农业动物遗传育种与克隆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研究”的首席科学家,42岁便评上了院士。</p>
在卢柯当选最年轻院士之前,他一直都是这项记录的保持者。</p>
这样一位大牛因此蹉跎了十二年时光,实属科研圈的重大损失。</p>
视线再回归原处。</p>
在几人说话间隙。</p>
徐云也借着眼角余光,看清了屋内的情况。</p>
此时的屋内除了周善外。</p>
赫然还站着一位金发碧眼的老外,目测四十来岁的模样,看上去相当斯文。</p>
老外的身边带着一位不知是助理还是翻译的小青年,二人明显是一伙的。</p>
根据先前的交流语调来看,刚才劝说周善的应该就是那位小青年。</p>
眼见林振华和徐云盯着自己,老外面色平静的与二人点了点头,算是打了个招呼。</p>
随后用有些生硬的中文对周善道:</p>
“周先生,您既然有新的客人,那我们就不多打搅了。”</p>
“之前我们与您说的条件长期有效,希望您能慎重考虑,有想法了可以随时打我电话。”</p>
周善没有多言,而是右手伸直,掌心摊平。</p>
朝门外做了个手势,礼数周全的同时态度也很鲜明:</p>
“迪亚波罗先生,慢走不送。”</p>
金发老外见说有些无奈的叹了口气,朝小青年打了个眼神。</p>
二人便在玄关处穿好鞋,离开了周善家。</p>
不过在经过林振华和徐云身边时,此人的目光还是在他们的身上停留了片刻。</p>
他虽然刚来华夏不久,对中文的掌握度不高。</p>
但在周善和林振华交谈的空隙,他的助理已经简单快速的将林振华的话翻译了过去。</p>
因此很明显。</p>
这一对老少访客组合,显然也是来挖人的。</p>
只是不知道他们代表的是哪一方?</p>
德意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