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壹帆看书【yifankanshu.cc】 > 其他类型 > 走进不科学 > 第二百四十一章 图书馆之行(6.8k)

第二百四十一章 图书馆之行(6.8k)(4 / 5)

说完他又想到了什么,飞快的将小麦的学生证接了过来:</p>

“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p>

徐云见说朝着小麦耸了耸肩,看来哈利波特的戏码又要上演了。</p>

果不其然。</p>

中年人见说表情一正,优雅的抖了抖衣领,对小麦伸出手道:</p>

“麦克斯韦同学,罗峰同学,欢迎你们二位来到剑桥大学图馆的管理员阿来斯亚·海佛斯。”</p>

徐云微微一挑眉。</p>

瞧瞧。</p>

不愧是做图书管理员的,这格局就是不一样。</p>

这还是今天处了小麦以外,第二位和他打招呼的人来着。</p>

另外海佛斯这个姓氏不太常见,再结合此人的职业判断......</p>

如果没猜错,他多半就是剑桥镇上海佛斯书店的创始人了?</p>

徐云之所以会对海佛斯书店有印象,一来是因为它是剑桥镇最古老的书店之一,名气很大。</p>

邵洵美还和徐志摩、徐悲鸿在这家书店里面过基,称其为‘海法书店’。</p>

二来么......</p>

则是因为一篇文章。</p>

没错。</p>

又到了鞭尸《意林》的时间了。</p>

依旧是徐云读高中那会儿,他曾经在《意林》上读过一篇文章。</p>

名字叫做《剑桥的书摊》。</p>

书中称。</p>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40年代,也就是1900-1940之间。</p>

在剑桥大学的书摊上,人们总能见到一个口含雪茄,留了一撇小胡子,面带笑容的人。</p>

他就是书摊的主人台维。</p>

台维先生的书摊在剑桥摆了40多年,因为价格便宜,书样丰富,有许多教授和学生曾光顾过这个书摊。</p>

其中最值得称道的是经济学大师凯恩斯,他与台维是莫逆之交,甚至帮忙台维在讲课中直播带过货。</p>

台维生前学校还曾专门为他举办过一个盛大的午餐会,师生们反他敬为上宾。</p>

感谢他提供的“永恒而伟大的知识”。</p>

文章最后感叹。</p>

懂得尊重小人物的民族,才能够出现杰出的大人物,接着又是一系列的自我反思。</p>

但徐云在到了剑桥之后才知道。</p>

虽然台维不像之前的亚历克斯·达乌提一样完全是虚构的人物,但真正的原因却也和文章所说的截然不同。</p>

这个所谓的‘台维’先生其实真名叫做古斯塔夫·大卫,也就是David,说是戴维也行。</p>

台维这个词带有很强烈的早期翻译色彩——没错,最早提到他的就是上面提到的邵洵美。</p>

但邵洵美只是提过此人的名字而已,剩下的内容全都是《剑桥的书摊》这篇文章的作者添加的情节。</p>

大卫书店确实为剑桥贡献了不少藏书,2022年的剑桥图书馆中大约有一千本左右的书册是购自大卫书店的原本,但这位老板压根不是什么小人物。</p>

古斯塔夫·大卫是一位从法国搬到剑桥的书商,1860年生人,时间是没错的。</p>

不过他没长胡子,同时因为肺痨的原因也不抽雪茄——照片在大卫书店一进门就能看到,有点像剃了胡子的狄拉克。</p>

所以这在人设上就和文章有出入了。</p>

其实呢。</p>

古斯塔夫·大卫是一位法兰西的贵族后代,他在刚到剑桥的时候,立刻就给基督学院捐赠了5000英镑。</p>

按照之前提到的购买力换算,大概现在的四百万上下吧。</p>

另外邵洵美买的《莎士比亚全集》售价为3.5英镑,比当时的大众价格贵了20%,价格也一点儿都不便宜。</p>

他最开始做的生意算是掮客,也就是通过自己的家族渠道,售卖高卢和尼德兰出版的翻译作品。</p>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彼得·潘与辛德瑞拉 华娱之闪耀巨星 万倍返还,我收徒百无禁忌 总裁溺宠闪婚妻 从零开始的触手怪 夏叶的中古店 借种 陈平苏雨琪 我收服了宝可梦 不妙!总裁发现我造谣他不孕不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