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能够称得上反驳波动说核心证据的现象只有两个:</p>
康普顿效应以及光电效应。</p>
其中康普顿效应需要X射线辅助,目前副本的科技树还没达到那个层级。</p>
因此在事件最开始,徐云的可选项其实就已经确定了。</p>
光电效应是赫兹在1887年发现的现象,最终由爱因斯坦完成了最终解释。</p>
其实呢。</p>
光电效应在释意上来说很简单。</p>
就是用光线去照射金属板,某些物质内部的电子吸收能量后会逸出形成电流。</p>
也就是光生电。</p>
后世学校里的光电效应实验一般都是由一块锌板为演示主体,后面连接着一个会开合的验电器。</p>
接着老师用光线去照射金属板,验电器会逐渐张开,这就说明光生了电。</p>
比较负责任的老师还会拿出一根磨过毛皮带负电的棒子,接触验电器后验电器会闭合,这就说明金属带正电云云......</p>
但实际上。</p>
光电效应的意义远远不止明面上这么简单。</p>
否则徐云也就犯不着在做完光伏效应后,再另外掰扯个光电效应了:</p>
虽然后世大家都知道,光伏效应和光电效应是两码事,一个是表面一个是内部。</p>
但在1850年这种电子都没发现的时代,二者其实在现象上是有些类似的。</p>
还是那句话。</p>
徐云的目标,可是让经典物理大厦震上个亿点点来着......</p>
眼下情形震撼人心是足够了,但距离震撼物理大厦,还差的有一些多。</p>
视线再回归现实。</p>
“光电效应......”</p>
老法重复了一遍这个词,表情若有所思:</p>
“光生电,电化光.....真是个好名字呐.....”</p>
不过想着想着,老法忽然眉头一皱,也意识到了某个问题:</p>
“等等,罗峰同学,不对吧。”</p>
“光电效应虽然现象惊人,但严格上来说,它似乎只是隶属于光伏效应在空气中的延伸。”</p>
“它既不能反驳光的波动说,又不能对现有的物理体系造成多少影响,那么你之前的那些话......”</p>
听老法这么一说,一旁的其余教授也有些回过味来了。</p>
是啊。</p>
之前听徐云说的那么严肃,他们还以为会涉及到三观重塑的地步,保不齐现有科学的框架都要崩灭了。</p>
其中有些脑补比较厉害的教授,甚至都做好了‘殉道’的准备。</p>
结果......</p>
就这?</p>
看着一脸疑惑的老法,徐云没有过多解释。</p>
而是从小麦的手中取过了某个东西,放在掌心,伸到老法面前:</p>
“法拉第先生,您别急嘛,先看看这个东西呗?”</p>
.........</p>
注:</p>
这几天的作息很阴间,晚上六点晚上11点醒来啥的,所以更新时间会比较乱。</p>
另外听说解了一些屏蔽词,其中包括一个咱们的老龙套了,这里试试哈。</p>
【看到日更三万的作者菌,读者们的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纷纷投出了月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