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道小二十年过去,这些东西还存不存在。</p>
总而言之。</p>
在《法拉第的遗憾》中。</p>
笔者称法拉第因为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语文水平很低,他写的论文晦涩难懂。</p>
所以他的一系列重大发现,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太大的震动。</p>
小麦则受过优秀的教育,所以归纳总结出了电磁波。</p>
文章巴拉巴拉了一大堆,最后写了一句总结:</p>
【中、小学是学知识、打基础的时期,应该学好各门功课。其中语文课是学好各门功课的基础课、工具课,轻视不得,千万不能重蹈法拉第的遗憾】。</p>
徐云当时还没啥想法,毕竟那时候他才高中,对法拉第的具体生平不了解。</p>
但等上了大学学习了物理史才发现,这tmd的不是扯澹么?</p>
法拉第活着的时候都快被人供起来拜了,研究出的发电机能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灵魂,怎么可能会有人忽视他?</p>
反倒是小麦只在剑桥大学就读期间高光过一阵,往后的人生一直过得不太如意。</p>
另外如果说起晦涩,麦克斯韦方程组也绝壁要比法拉第的磁感线难懂上无数倍好吧.....</p>
更别说徐云后来还看过法拉第论文的英文扫描版,内容哪怕以19世纪的认知来说都不难理解。</p>
不过另一方面。</p>
虽然法拉第自己可能至死都没感觉,但以后世的上帝视角来看,电磁波无疑可以说是法拉第生平最大的憾事。</p>
因为以法拉第生平的研究积累,他应该是有能力可以推导出电磁波的。</p>
比如纽曼在1845年提出的纽曼失量势,加以磁场定律再求旋度,就能够得到静磁方程的近似。</p>
这离电磁波其实已经很近很近了。</p>
同时在法拉第留下的一些信件中,后人也可以发现一些对电磁波的猜测。</p>
例如1865年和韦伯的来信中,法拉第便写过一句话:</p>
“......也许在通电的导体和导体之间,我们肉眼看不到的空间里,有某种未知的力量在进行着传递与交互。”</p>
可惜法拉第的数学一直不好,因此最终通过推导预言了电磁波的人是小麦,并由赫兹为他做了证明。</p>
所以从徐云的视角来看。</p>
法拉第没有发现电磁波其实是有些遗憾,甚至不公平的。</p>
毕竟电磁波,是电磁学里堪称心脏的一个概念。</p>
这就好比一位一辈子研究蓝鲸的海洋生物学家,对于蓝鲸的迁徙路线、叫声、生活习性都无比了解。</p>
但却因为深潜技术不发达,导致他一辈子都未曾见过蓝鲸的鲸落,鲨凋倒是遇到过不少。</p>
这显然是一件憾事。</p>
所以虽然徐云这次的任务目标是小麦,但在犹豫良久以后,他还是决定将电磁波身上的‘封印’给解除了。</p>
这也是之前提到的、他对小麦和赫兹感觉亏欠的根由。</p>
过了一会儿。</p>
法拉第等人心态逐渐恢复了正常,有空开始思索起了其他问题。</p>
只见他凝视了几秒钟小麦推导出的表达式,眉头微微皱起,对徐云道:</p>
“罗峰同学,虽然你在数学上验证了电场和磁场中存在有波,但物理和数学还是有些不同的。”</p>
“一类物质如果只在数学上成立,那么顶多只能称之为预测。”</p>
“想要最终确定它存在,那么必须要拿出肉眼可见的现.....等等!”</p>
后半句话没说完,法拉第忽然意识到了什么。</p>
只见他的目光死死地盯着徐云,一张老帅脸上隐约浮现出了些许期待,问道:</p>
“罗峰同学,你之前说今天有两件事要做,其中一是推导,二是实验。”</p>
“莫非那个实验,指的就是......”</p>
徐云轻轻朝他点了点头,语气缓慢而又肯定:</p>
“没错,我们接下来要做的就是......”</p>
“抓住电磁场中的波!”</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