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发动一鸦的时候,英国下议院曾经举行过是否启动战争的讨论。</p>
最后英国下议院以271票赞成、262票反对,通过了向本土派遣远征军、采取“军事报复”的提案。</p>
而在这轮投票中。</p>
有超过130张的赞成票都是源自亨利·约翰·坦普尔的说动,他是真正的幕后推手。</p>
诚然。</p>
或许他杀的人没有格兰特那个洋枪队队长多,甚至你翻遍履历,都看不到他有过杀人的记录。<.</p>
但他所犯下的罪行,却压根一点儿都不比格兰特要少。</p>
还是那句话。</p>
徐云对于1850年东方那个腐朽的政权没有一丝一毫的好感,也不会去考虑为对方续命哪怕半秒。</p>
但这不代表他就会对那些历史上的侵略者产生好感,更不会去为他们谱写颂词。</p>
因此在听到歌颂对象是亨利·约翰·坦普尔的时候,徐云便做好了弃权的准备。</p>
在这个副本中。</p>
遇到涉及亨利·约翰·坦普尔的事情,徐云最多最多最多就是避而无视,如果能给他挖个坑那肯定就最好了。</p>
但想让徐云为他唱赞歌?</p>
抱歉,葬歌还差不多。</p>
古人云。</p>
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知其可为而为之。</p>
只是有一点徐云怎么想也想不通:</p>
为什么剑桥使徒社的入会面试,要给这么个外交大臣写赞歌呢?</p>
他的位格似乎不够高吧?</p>
其实徐云不知道的是。</p>
按照历史轨迹。</p>
这个题目还真会在1853年的时候,成为使徒社的入社面试题。</p>
原因说白了很简单:</p>
在如今这个时期,亨利·约翰·坦普尔成为首相的呼声很高。</p>
有句话说的话。</p>
我之仇寇,彼之英雄。</p>
在1850年的英国人看来,亨利·约翰·坦普尔确实是个能为他们带来利益的领头人。</p>
而剑桥使徒社成立到现在,有不少社员又进入了英国政坛,有望在下议院取得一些成就。</p>
在这种情况下。</p>
有一些前任社员便暗中达成了共识:</p>
咱们给亨利·约翰·坦普尔唱歌赞歌,看看能不能入他的眼呗?</p>
想想看。</p>
剑桥大学使徒社这种级别的社团都将亨利·约翰·坦普尔当成偶像,这可是一份不轻的政治厚礼呢。</p>
面对这些老一批的社员,哪怕是丁尼生也不太好提出反对的意见——毕竟这个提议对于丁尼生本人来说没啥利益牵扯,但也没什么损失或者坏处。</p>
依旧是原本的历史轨迹。</p>
亨利·约翰·坦普尔最终能成为英国首相,剑桥系的投票确实起到了不小的作用。</p>
这其实很正常,毕竟如今是1850年。</p>
像老汤啊、小麦啦、艾维琳甚至布鲁赫这些人其实都是少数。</p>
尤其是那些已经毕业的剑桥学生,不从政可能还好点,从政的几乎没几个是干净的。</p>
好了,视线再回归现实。</p>
在徐云发出了弃权的宣言后没几秒钟,众人也便先后回过了神,整个餐桌顿时沸腾了起来:</p>
“弃权?我没听错吧?”</p>
“真是荒唐,这是大不敬!使徒社面试岂是你说来就来说走就走的地方?”</p>
“how dare you???”</p>
坐在徐云右手边的金丝的挪动座位,仿佛躲避瘟疫一般远远的离开了徐云身边。</p>
布鲁赫则低低的嘿了一声,语气有些严肃:</p>
“嘿,罗峰,你疯了吗?这是使徒社的面试现场!你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