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伯以此提出了电动力效应框架内一个叫做极限速度的量纲,甚至把电荷扩充成实体也依旧成立。</p>
这实际上就是早期量子纠缠的原型,也就是困扰了爱因斯坦到死的超距幽灵。</p>
爱因斯坦因此和哥本哈根学派打的天昏地暗,还引发了EPR佯谬这个老爱一生中犯过的最大失误。</p>
可惜的是。</p>
韦伯既没有往光速的更深处研究,也没有往超距方面思考。</p>
所以最终令电磁单位对静电单位的比值,在后世处在了一个有些尴尬的境地:</p>
它是电动力效应中必提的一个知识点,但也仅此而已了。</p>
顺便一提。</p>
韦伯倒霉的地方还不止于此——远远不止于此。</p>
在后世的物理学界,韦伯是磁通量的单位,电流的单位则是安培。</p>
但实际上呢。</p>
在1840年的时候,韦伯利用正切电流计的原理给出了电流的绝对单位。</p>
所以当时的电学家们是用“韦伯”来描述电流的,并且传播度很广。</p>
但磁通量和电流同时用韦伯,很容易导致一些概念和计算上的错误,这显然不太合适。</p>
所以在1881年的国际电学大会上,主办方给了德国代表团一个选择:</p>
亲,电流和磁通量你选一个用韦伯命名呗。</p>
当时的代表团团长叫做亥姆霍兹,一个韦伯的好基友,这货想都没想就把电流的命名权让了出去,表示俺们要磁通量......</p>
后世摸过物理书的同学应该都知道。</p>
电流单位和磁通量单位,知名度差了何止一个量级哟......</p>
除此以外。</p>
韦伯还和纽曼推导出了法拉第定律的公式,法拉第发现的是现象,这哥俩为了纪念法拉第才管它叫的法拉第定律。</p>
结果呢?</p>
后世一堆人以为这是法拉第总结推导的,剩下一部分则认为是小麦鼓捣出来的,只有咱们这本扑街书会专门提到这俩倒霉蛋.....</p>
所以韦伯这人也是挺非酋的。</p>
你说被埋没嘛倒是不至于。</p>
认真去搜一下其实都能能找到各种资料,也没啥营销号去抹黑他。</p>
但在大众的潜意识里,压根就想不起这人.....</p>
不过要在1856年才会出炉的报告被提前到了1850年,韦伯对它的重视度显然也不同正史,不知道能不能以此改变一下韦伯小透明的未来?</p>
视线再回归现实。</p>
在聊完实验报告的一些细节后,韦伯又对法拉第道:</p>
“迈克尔,今天我来找你,其实还有一件事想和你商量商量。”</p>
说完他朝边上一招手,示意基尔霍夫上前,拍着他的肩膀道:</p>
“古斯塔夫这些天你也见过不少次了吧,怎么样,你觉得他的能力如何?”</p>
法拉第扫了眼基尔霍夫,当即正色道:</p>
“非同一般。”</p>
法拉第这话可不是在敷衍。</p>
基尔霍夫在21岁时就发表了第一篇论文,提出了稳恒电路网络中电流、电压、电阻关系的两条电路定律,也就是着名的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目前在欧洲都小有名气。</p>
用后世网文界的描述。</p>
此人就是首订过万,有机会签大神约的潜力萌新。</p>
得到了老友的赞许,韦伯看上去显得很高兴,又道:</p>
“既然如此,迈克尔,让古斯塔夫来剑桥大学做个助教如何?”</p>
“?”</p>
听到韦伯这话,法拉第顿时一怔:</p>
“以古斯塔夫的能力担任助教肯定没有问题,但爱德华,你这是......”</p>
看着不明所以的法拉第,韦伯不由微微一叹,主动解释道:</p>
“迈克尔,我不久前才刚被允许返回哥廷根,你应该知道,如今德国所有大学都拒绝聘请我作为教授。”</p>
“短期内这个禁令不可能解除,古斯塔夫是个很有能力的年轻人,跟着我实在是太吃亏了。”</p>
一旁的基尔霍夫张了张嘴,好像想要说些什么,但最终还是没有说话。</p>
很明显。</p>
在来法拉第办公室之前,韦伯已经和他做过了交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