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许多天文台使用的也都是施密特望远镜,例如迈克·布朗团队就是靠着它发现的阋神星。</p>
虽然后世的施密特望远镜增加了主动控制系统以及CDD精筛模组,但实际上这些设备主要在于筛星,对于成像是没有任何影响的。</p>
总而言之。</p>
施密特望远镜堪称射电望远镜发明之前,天文界反射式望远镜的天花板。</p>
施密特望远镜球面镜焦面上各处的像点都是对称的,而这恰好是球面的高斯曲率的范畴——从这个定理的命名上不难看出,它的总结者正是面前这个小老头。</p>
因此只是匆匆看了示意图几眼,高斯便眼前一亮:</p>
“好想法!虽然对玻璃底片有一定的要求,改正镜的加工也比较困难,但这成像效果......”</p>
高斯像是后世和尚念经似的,左手食指中指不停与大拇指触碰。</p>
很快,他便简单心算出了视像的优化倍率:</p>
多多罗的1.5-2.5倍!</p>
要知道。</p>
多多罗虽然比较逊色于柏林天文台的镇馆之宝‘hixiv’(我也不知道这玩意儿中文怎么翻译),但在欧洲的排名最少能进前三!</p>
在这种情况下。</p>
徐云随意拿出的设计图就能超过多多罗两倍......</p>
高斯的脑海中下意识的便冒出了一个词:</p>
恐怖如斯!</p>
随后他又看向徐云,说道:</p>
“罗峰同学,望远镜的制备我会尽力找人完成,还有其他的呢?”</p>
“其他啊......”</p>
徐云想了想,又道:</p>
“第二就是时间了。”</p>
“时间?”</p>
徐云点点头,看了眼已经被重新封存起来的观测记录,解释道:</p>
“高斯教授,事到如今,早先的观测记录已经没多少用处了。”</p>
“我们需要更多、更清晰的星空图像——这必须要靠着施密特望远镜完成。”</p>
“所以在望远镜优化成功之后,我们最少需要一年以上的、全新的观测记录。”</p>
“一年吗......”</p>
高斯下意识的摸了摸自己的肺部,大拇指轻轻用力按了按。</p>
随后他犹豫片刻,问道:</p>
“罗峰同学,一年的时间够吗?”</p>
徐云点点头,说道:</p>
“这涉及到另一件安排,稍后我会和您解释的,总之图像要越多越好。”</p>
高斯深深的看了他一眼,深吸一口气,决断道:</p>
“没问题,我会和法拉第联名写信,尽可能多的说动各国天文台拍摄观测记录。”</p>
“这次‘柯南星’的发现,应该会在天文界里掀起一波议论,再配合施密特望远镜的优化图,请动他们协助多半没有问题。”</p>
“那么罗峰同学,接下来的第三点呢?”</p>
“第三点啊......”</p>
这一次。</p>
徐云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很明显的犹豫,似乎在做着某些衡量。</p>
过了几秒钟。</p>
他一咬牙,拿起笔写在纸上写了起来。</p>
这次过了足足有几分钟,徐云才抬起头,将演算纸递给高斯:</p>
“高斯先生,这是肥鱼先祖当年在计算出光速后推导出的几道公式,或许对您有所帮助。”</p>
与此同时。</p>
他在心中微微一叹:</p>
抱歉了,老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