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壹帆看书【yifankanshu.cc】 > 其他类型 > 走进不科学 > 第二百九十四章 阴极,阴极!

第二百九十四章 阴极,阴极!(1 / 4)

作为一名后世来人。</p>

在看到面前这组放电管的时候,徐云的心中也不由产生了一股见证历史的感慨。</p>

低压气体放电管。</p>

这可以说是人类真正触及到微观世界的启蒙设备,另外,它在概念上还有一个比较规范的名称。</p>

那就是......</p>

低压气体电子管。</p>

当然了。</p>

电子管这个概念现在还没诞生,它真正出现要到1904年。</p>

当时小麦的学生约翰·安布罗斯·弗莱明闪亮登场,发明出了赫赫有名的电子二极管。<w.</p>

然后在1906年,德福雷斯特又发明了三极管。</p>

再往后就是点接触晶体管、半导体三极管、p-n二极管、辉光管这些了......</p>

等到了徐云穿越来的2022年。</p>

气体放电的实验装置在实验室层面,已经被优化到了一个极限。</p>

例如代表封装天花板的SMD1206,代表性能极值的YINT,还有代表浪涌吸收能力峰值的GDT等等......</p>

那时候别说普通的气体放电管了。</p>

就连辉光管都已经被淘汰多时,成为了一个略有收藏价值的小品类。</p>

你在某宝上花几百块钱,都能买到一台还不错的辉光钟——不过下单之前得先看清楚是辉光还是拟辉光,有条件的买一台其实还挺有意思的。</p>

总而言之。</p>

和2022年比起。</p>

法拉第他们这次准备的实验设备,无疑堪称极其简易。</p>

但另一方面。</p>

简易,却不等于寒酸。</p>

很多时候。</p>

历史就是在这种后世所谓‘狗都看不上’的条件中迎来了某个关键节点,从而揭开了全新的篇章。</p>

视线再回归现实。</p>

一切都准备完毕后。</p>

法拉第戴上手套,带着徐云等人来到设备边上,准备开始......</p>

抽水银。</p>

魔改版的盖斯勒管...或者说消炎管的抽气出口被设置在了试管的中部,大致模样就是开了个小口,然后用软管连接着外部。</p>

操作过程就是利用外部的压力阀门,将管内的水银给抽取出来。</p>

水银一旦全部被抽离,加上外部继电器中衔铁的磁路闭合,便可以做到十万分之一的真空度。(有读者留言问有没有相关书籍,这里推荐两本,杨津基老师的《气体放电》,还有严璋先生的《高电压绝缘技术》)</p>

随后法拉第朝基尔霍夫做了个手势,基尔霍夫见状便快步来到桌子的另一侧。</p>

然后......</p>

握住一根半米多长的把手,跟摇撸似的哼哧哼哧的操弄了起来。</p>

没错。</p>

这种苦力式的操作,便是1850年抽取真空最有效的方法。</p>

没办法。</p>

时代所限。</p>

后世抽取真空的方式有多,例如机械泵啊,分子泵啊,离子泵啊等等。</p>

像比较好的离子泵,可以达到10^-12mbar左右的真空度。</p>

但1850年的设备却做不到后世那般全机械化,在1870年之前,抽取真空的方式只有两种:</p>

往复真空泵或者油封式旋转真空泵。</p>

前者的原理是利用泵腔内活塞做往复运动,通过人力引动泵腔将气体吸入、压缩并排出。</p>

因此又称为活塞式真空泵。</p>

油封式旋转真空泵则是利用油类密封各运动部件之间的间隙,减少有害空间的一种旋转变容真空泵。</p>

相对而言,后者的效率要高一些。</p>

不过油封式旋转真空泵需要用到气镇装置,准备和操作环节都比较繁复,因此法拉第这次还是选择了往复真空泵。</p>

“嘿咻,嘿咻!”</p>

看着跟钳工扭螺丝一般转动把手的基尔霍夫,徐云忽然想到了老苏副本中的驴兄......</p>

话说回来。</p>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彼得·潘与辛德瑞拉 华娱之闪耀巨星 万倍返还,我收徒百无禁忌 总裁溺宠闪婚妻 从零开始的触手怪 夏叶的中古店 借种 陈平苏雨琪 我收服了宝可梦 不妙!总裁发现我造谣他不孕不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