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过了几秒钟。</p>
屋内忽然响起了法拉第的声音,语气中带着强烈的急促感:</p>
“麦克斯韦,开灯,快开灯!开完灯后你留在原地!”</p>
啪。</p>
小麦乖乖照做。</p>
待屋内恢复光线后。</p>
法拉第一个箭步便窜到了阳极附近,身手矫捷的压根不像是个59岁的小老头,看上去跟59改似的。</p>
来到桌边后。</p>
法拉第半蹲在桌沿处,目光死死的盯着阳极末端,脸色凝重如水。</p>
先前提及过。</p>
徐云给出的真空管图示比正常真空管魔改了许多,阴极与阳极都是用金属薄片构成,各自填充在试管的头尾。</p>
也就是说。</p>
阴极射线在从阴极发出后,会被阳极的金属板给挡住光路,从而消失。</p>
另外在刚才的研究过程中。</p>
法拉第为了确定射线从哪端发出,还曾经用过一个内置的小木片来阻挡光路。</p>
这个小木片直径也就一厘米多点,厚度甚至连一毫米都没到,但依旧轻松的阻隔了阴极射线的穿透。</p>
也就是说阴极射线的穿透力并不强,光路很短——这还是在真空条件下的特性,空气中必然还要弱化不少。</p>
但问题是.......</p>
刚才出现在花瓶外部的那个光斑,距离阳极的距离足足有两米以上!</p>
想到这里。</p>
法拉第再次看向了小麦,说道:</p>
“麦克斯韦,关灯!”</p>
麦克斯韦点点头:</p>
“明白!”</p>
啪!</p>
屋子再次恢复了漆黑。</p>
与此同时。</p>
花瓶外部再次出现了一个圆圆的光点。</p>
而比起在场的其他人,就站在真空管边上的真空管看的清清楚楚——</p>
光线的来源,赫然便是.....</p>
真空管内的阳极!</p>
1850年12月26日。</p>
近代的科学史先是在剑桥大学的这间实验室内,暂时不为人知的前进了一大步。</p>
接着又被一个叫做麦克斯韦的苏格兰小伙从背后窜了一趔趄,晃晃悠悠的向前又走了三步。</p>
...........</p>
注:</p>
七夕节苦逼一个人码字,求点月票安慰一下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