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壹帆看书【yifankanshu.cc】 > 其他类型 > 走进不科学 > 第三百一十八章 《关于本章含有大量科普所以第三次建议谨慎订阅的那些事》

第三百一十八章 《关于本章含有大量科普所以第三次建议谨慎订阅的那些事》(3 / 6)

由于太阳诞生于大约46亿年前。</p>

因此可以这样说:</p>

太阳自从诞生以来已经围绕着银河系转了20圈,目前正在转第21圈。</p>

好了,视线再回归现实。</p>

在小胖子报出了答案后。</p>

徐云便在黑板上沿着地球自转的方向画了个箭头,标注上了‘30km/s’的字眼儿,又对众人说道:</p>

“这位同学回答的非常正确,那么接下来我们再回归我们的初衷,也就是以太。”</p>

“根据笛卡尔的观念,如今各个天体都在在环套重叠的以太旋涡中自转和公转,以太绝对静止不动。”</p>

“那么既然如此,当地球在以每秒30公里的速度绕太阳运动的时候,就必须会遇到每秒30公里的“以太风”迎面吹来。”</p>

“同时呢,它也必须对光的传播产生影响,也就是改变光的速度,我说的对吗?”</p>

这一次没有某个人举手给出答案,不过大多数人都点了点头。</p>

就像后世90年代气功和异能会分成好多个‘门派’一样。</p>

这年头的科学界对于运动介质和以太的关系,同样分成了三种不同的看法。</p>

第一种是介质完全拖动以太。</p>

它的提出者不是别人,正是徐云和小麦的便宜导师......</p>

斯托克斯。</p>

它被提出于1845年,当时的斯托克斯只有26岁,才刚刚毕业。</p>

第二种是介质完全不拖动以太。</p>

这个观点的提出者就相当骚了:</p>

他叫做凯文·哈士奇——这是个真人,英文写作Husky,没有任何音译上的加工。</p>

第三种则是介质部分拖动以太。</p>

也就是菲涅尔的部分曳引假说,于1818年提出,堪称赫赫有名。</p>

完全拖动以太和完全不拖动以太都好理解,就是字面上的意思。</p>

前者认为运动介质在以太中运动就像推土机推土那般,会在“前进”的时候把以太全部推走。</p>

后者则认为就像纱网在水里运动一样,对以太完全没影响。</p>

事实上。</p>

1850年影响最大的其实是第三种,也就是菲涅尔的部分曳引假说。</p>

也就是认为运动介质在以太中运动,它既不是一毛不拔,也不是把以太全部打包拖走,而是只拖走一部分。</p>

拖走多少呢?</p>

菲涅尔认为这跟介质的折射率有关。</p>

折射率越大,拖着的以太就越多。</p>

具体的拖曳系数是1-1/n2——n是介质的折射率。</p>

比如空气的折射率大约是1,那么空气的拖曳系数就是1-1/1=0。</p>

也就是说空气并不会拖曳以太。</p>

水的折射率大约是1.33,那么水的拖曳系数大约是1-1/1.332≈0.43。</p>

也就是说。</p>

如果水以速度v相对以太运动,就会拖着以太以0.43v的速度运动。</p>

这个说法不难理解,但它在后世衍生出了不知道多少的妖魔鬼怪。(强烈建议这里插个眼,下面这段内容可以说是后世90%物理民科提出各种理论的源头)</p>

因为在菲涅尔提出这个理论之后,斐索....也就是测算光速的那位天才,又想出了个流水实验。</p>

斐索流水实验的核心很简单:</p>

就是让一束光顺水运动,另一束光逆水运动,二者方向相反。</p>

然后通过干涉图案,来测量它们因为速度不同导致的时间差。</p>

不过菲涅尔并没有使用两束光,而是利用一个弯曲的水管就达到了目的。</p>

为什么会有时间差呢?</p>

上面说过。</p>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彼得·潘与辛德瑞拉 华娱之闪耀巨星 万倍返还,我收徒百无禁忌 总裁溺宠闪婚妻 从零开始的触手怪 夏叶的中古店 借种 陈平苏雨琪 我收服了宝可梦 不妙!总裁发现我造谣他不孕不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