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菲涅尔的部分曳引假说,水流在运动的时候,会就会拖着以太以0.43v的速度运动。</p>
而如果以太在运动,那么光的速度当然也会跟着变化。</p>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c,在水中的速度就是。</p>
不难想象。</p>
如果光线逆着水流运动,那么地面上观测的速度就是光在水中的速度减去以太被拖曳的速度ku。</p>
也就是-ku。</p>
同理。</p>
顺水运动光线的速度就应该是光在水中的速度,加上以太被拖曳的速度ku。</p>
也就是+ku。</p>
在这种情况下。</p>
两束光波再次相遇时,便会形成一定的干涉条纹。</p>
如果让流水反向。</p>
也就是让出水口变进水口,进水口变出水口,那两束光运动的时间就会发生改变。</p>
于是呢。</p>
它们形成的干涉条纹也会发生改变,具体表现就是条纹会移动一点点。</p>
而令斐索惊喜的是,最终的结果也是如此。</p>
也就是菲涅尔的理论能很好地解释斐索流水实验,彼此互相印证。</p>
重头戏来了。</p>
所以后世的某些民科经常以此来“暴打”相对论和老爱。</p>
任何一个声称自己推翻了相对论、以太是存在的、证明了光速是可变的、超光速可以叠加的文章...或者姑且叫论文吧,他们必提一句话:</p>
“斐索流水实验证明了相对论的错误,所以阿巴阿巴阿巴......”</p>
几乎所有所有的民科——除了那种画个太极图说搞出永动机的奇葩之外,其余最少90%的所谓理论都是源自斐索的流水实验。</p>
就和提及李世民必提玄武门之变一样,斐索的流水实验都快成民科验证码了......</p>
结果最搞笑的是。</p>
某些民科为了黑老爱。</p>
连“1905年以前,爱因斯坦可能不了解斐索实验,或没有意识到这个实验证明了光速可变,如果他了解斐索实验,就不会提出基于光速不变的相对论。”这种话都能说出来。</p>
但实际上呢。</p>
老爱在1950年与香克兰教授谈话时,曾经提到过两个对他创立狭义相对论影响最大的实验。</p>
第一个是光行差实验。</p>
光行差的原理很简单,大家在下雨的时候都有这样的经验:</p>
无风条件下。</p>
如果你站在雨地里不动,就会感觉雨滴是从头顶正上方落下来的。</p>
但如果往前跑,就会感觉雨滴是从前方倾斜地落到身上的。</p>
这其实就是一种“雨行差”。</p>
而地球在运动...也就是以大约30km/s的速度围着太阳公转的情景,便与雨中奔跑时觉得雨滴倾斜了类似。</p>
观察者也会觉得恒星发出的光线也倾斜了一定角度,这就是光行差。</p>
这个原理最终让布莱德雷运用到了光速计算中,就是此前光速测定时提及过的那位被误解的天文学家。</p>
而另一个对老爱影响最大的实验,就是斐索的流水实验。</p>
因此所谓老爱不了解斐索实验的言论,从一开始就是错的。</p>
那么真相是啥呢?</p>
用某个死神小学生的话来说,那就是真相只有一个:</p>
老爱不但了解斐索实验,同时早就在不加入以太的情况下便解释过了斐索的流水实验。</p>
并且比菲涅尔的理论解释更加完美。</p>
他采用的思路是洛伦兹变换,从流水系和地面系的速度叠加入手。</p>
再加上一些鲜为人同学看不懂的计算过程,最终得到了狭义相对论速度变换的一阶近似,完美的解释了斐索的流水实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