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vr的世界里,所有的东西都是虚拟的、假的。</p>
这项技术目前最多的应用场景,自然就是游戏。</p>
你在各大展览上看到的戴上头盔显示器张牙舞爪的玩游戏的基本上都是vr,例如某些喜欢看胖次的四脚鸡等等。</p>
ar则是augmey。</p>
意思是增强现实。</p>
比如早些年有个很有名的游戏叫pokemon go,固定在现实的某个地点会刷出小精灵,然后用手机去投掷精灵球。</p>
当时徐云也跟着凑过一波热闹,还打过道馆来着。</p>
还有2015年magic leap公司那只轰动全球的篮球场大鲸鱼,也是ar。</p>
而比起ar和vr这哥俩,mr的知名度就没那么高了。</p>
mr指的是mix reality。</p>
意思为混合现实。</p>
这是一个相对比较新的概念。</p>
前面说过。</p>
所谓ar,就是把虚拟的东西叠加到真实世界。</p>
比如现实的地铁口里头突然出现一个女装青灯娘让你去抓。</p>
而mr呢。</p>
则是把真实的东西叠加到虚拟世界里。</p>
听起来好像是差不多,反正都是把现实和虚拟互相叠加嘛。</p>
但其实差别大了。</p>
因为把虚拟叠加到现实里比较容易,只需要用计算机生成好虚拟的物体,然后在真实的画面上显示就行。</p>
但要把现实叠加到虚拟里,可就比较难了。</p>
因为你首先得把现实的东西虚拟化,也就是扫描建模。</p>
虚拟化一般使用摄像头来扫描物体进行三维重建,我们都知道摄像头拍摄的画面其实是二维的,也就是画面是扁平的。</p>
它丢失了深度信息,所以没有立体感。</p>
因此需要通过算法把摄像头拍摄的二维的视频进行三维重建,生成虚拟的三维物体,我们称之为真实物体的虚拟化。</p>
比如一些电影里大家经常可以看到主角按个按钮,不远处的女主就会闭着双腿不停颤抖....错了错了,是主角按个按钮,面前就出现了一道透明光幕。</p>
上头一般是高达零件或者曲率引擎之类看起来很高大上的玩意儿。</p>
这其实就是一种mr的应用。</p>
当然了。</p>
这种单纯的光幕在特定环境下建模不算很困难,现实里已经有相关技术出现了。</p>
比如赫赫有名的hololens就是搞这块的,只是技术远远不算成熟——另外在微软的产品矩阵里,hololens其实更偏向ar。</p>
至于这种技术的前景嘛......</p>
这里举几个很好理解的例子。</p>
比如电器故障维修。</p>
普通消费者在使用电器方面遇到了故障,传统的方法是打售后电话,消费者把电器送到售后维修点或者厂家提供专门的售后上门服务。</p>
这一来一回,通常需要很多天。</p>
而故障很可能就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小问题,消费者自己就能搞定。</p>
如果有了mr技术,消费者只要戴上mr设备,设备上的摄像头将电路板拍成三维的虚拟图像同步给厂商的售后,售后人员看到的就是非常真实的现场情况。</p>
他在判断出问题后能直接给出修理建议,而且能在三维的虚拟实体上把每一步都指点出来。</p>
如此一来。</p>
消费者只要照着动作做就行了。</p>
又比如装修设计领域。</p>
比如某个鲜为人同学要开一家服装店,以前只能在装修结束后才能看到装修后的效果。</p>
但如果有了mr以后。</p>
施工队可以先进行mr建模再分享给鲜为人同学,鲜为人同学就可以直接看到建好后的店面状况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