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先提及过。</p>
所谓波色-爱因斯坦凝聚,便是将原来不同状态的原子突然“凝聚“到同一基态。</p>
而这种基态,实际上就是量子态。</p>
因此超冷原子的物理研究,有相当多属于量子…或者说潘院士的研究领域。</p>
(本章未完!)</p>
例如徐云提到的自旋轨道耦合。</p>
在超冷原子中实现人工自旋轨道耦合并研究新奇量子物态,这是目前超冷原子物理最重大的前沿课题之一。</p>
在2016年的时候。</p>
科大就曾经和北大理论组合作,提出并构建了二维拉曼耦合光晶格,实现了二维自旋轨道耦合拓扑量子气。</p>
不久前。</p>
北大物理量材中心的刘雄军教授,还在原二维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三维自旋轨道耦合和理想外尔半金属的新型拉曼光晶格方案,并且发表在了《科学》上(doi:10.1126/0105)</p>
话说回来。</p>
潘院士还是那篇论文的通讯作者呢。</p>
因此他很清楚……</p>
徐云说的这个思路,确实有不小的可行性。</p>
于是他与赵政国对视了一眼,再次对徐云问道∶</p>
“小徐,这次你要分包多少课题?”</p>
徐云挠了两下头发,眼睑低垂,盘算着说道∶</p>
“课题就立两个吧,一个是孤点粒子的基态化处理,另一个就是孤点粒子的测定模块运用。”</p>
“这样即便是遇到了最糟糕的情况,我也至少能保证头一个课题可以顺利完成,不至于全军覆没。”</p>
一边旁听的赵政国轻轻点了点头。</p>
项目分包,历来是个很容易产生非议的做法。</p>
尤其是分包人还是自己学生的情况下,各种组内组外的猜测甚至臆断、污蔑都不会小。</p>
虽然潘院士也好,赵政国也罢,他们都不太在意这些非议。</p>
但如果有机会能表明自己的“清白“,他们自然也不会拒绝。</p>
如今徐云将项目分成了两块,前者相对容易,后者比较困难。</p>
这样一来。</p>
即便徐云只突破了第一个课题,同样也能堵上不少人的嘴∶</p>
孤点粒子基态化处理的“简单“是相对来说的,如果真能实现这项技术,徐云保底都能混个中科院二区的期刊。</p>
一个硕士分包某个项目,成果发到了二区论文,即便搁到光之国也都是实打实的优秀成绩了。</p>
不过此时潘院士的脸色依旧平静,看不出内心的喜怒,而是继续问道∶</p>
“那么设备和经费呢?”</p>
徐云顿时脸色一凛。</p>
重头戏来了。</p>
只见他重重一拍胸脯,一脸“俺们公司有钱“的表情∶</p>
“老师,经费这块您尽管放心,不用上头批,这部份钱我们华盾生科可以自己出就好。”</p>
“另外如果有额外工损或者电力开支,我们也一样全包,有必要的话,甚至可以走我个人账户支付。”</p>
不过前后豪气了没两秒钟,徐云的目光便有些发虚了起来∶</p>
“至于设备的话嘛……唔……可能要的有亿点点多。”</p>
潘院士没发现徐云话里的异常,便继续道∶</p>
“说吧。”</p>
徐云支支吾吾的看了眼自家老师,最后把心一横,说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