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请安静一下。”</p>
台下顿时落针可闻。</p>
徐云胸口微微鼓起,深吸一口气,说:</p>
“现在...我正式宣布,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我们已经成功完成了孤点粒子的基态化处理!”</p>
“考虑到孤点粒子的特殊性,目前应该还没有其他小组与我们在同个赛道上进行竞争。”</p>
“所以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这也是整个物理学界内对孤点粒子基态化的......”</p>
“首破!”</p>
随着徐云这番话的出口。</p>
现场的气氛微微一凝,旋即便爆发出了一阵欢呼声与掌声:</p>
“芜湖~徐神牛批!</p>
!”</p>
“乌拉!”</p>
“欧耶,首破!</p>
这股氛围可不是众人为给徐云捧场而刻意装出来的姿态,而是反馈了他们内心真实的想法。</p>
毕竟一来这是众人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项目组的开门红。</p>
从玄学角度来说,无疑算是一个极佳的好彩头。</p>
二来嘛.......</p>
也有个很现实的原因。</p>
那就是随着孤点粒子基态化的首破,即便项目组接下来没有任何成果产出,他们都稳稳的可以混到一篇中科院二区起步的期刊二作。</p>
《我有一卷鬼神图录》</p>
没错,二区起步。</p>
如果运气足够好.......</p>
甚至可能更高!</p>
这可不是臆想,而是有现实数据支撑的。</p>
截止到2022年。</p>
物理学界观测到ψ高度震荡的粒子/准粒子只有18种。</p>
最早的是1995年的铷,最近的是2011年的激子。</p>
这18种微粒除了锶登上了《ADVAN PHYSICS-X》、钙登上了《SciPost Physics》这两篇中科院二区期刊之外。</p>
其他16种全上了一区期刊——其中还不乏S那档的究极高峰。</p>
所以如果单独讨论徐云他们今天的实验成果,一区期刊其实都不存在所谓运气好能上的说法,而是保底的囊中之物。</p>
只是.....</p>
别忘了。</p>
潘院士和赵政国那边发现孤点粒子的论文还没发呢。</p>
等时机合适。</p>
他们必然会带着徐云为共同作者,发表一篇描述孤点粒子的论文。</p>
那是一篇必然能上S期刊的成果,势必将引起很大的讨论度。</p>
如此一来......</p>
单纯孤点粒子的基态化技术就可能会被视为衍生研究,自动的下滑了一档了。</p>
就像两支参加英雄联盟S赛的队伍,一支突破历史进入了四强,另一支则拿了冠军。</p>
四强队伍虽然创造了最好成绩,但在冠军面前,热度必然要被分走一大半。</p>
徐云他们此时面临的就差不多是这么个情况。</p>
但即便如此,项目组上一区的几率也不会低于......</p>
40%!</p>
如此一来,众人怎能不欣喜?</p>
.........</p>
注:</p>
有没有人能猜到章节名是什么意思?不明白的可以插个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