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壹帆看书【yifankanshu.cc】 > 其他类型 > 走进不科学 > 第三百六十章 永乐大典的消息(上)

第三百六十章 永乐大典的消息(上)(4 / 4)

“当然了,盗墓的情况除外——目前清朝皇帝的陵墓很多都被盗墓贼破坏过。”</p>

“至于明朝陵寝呢,建国后只开掘过定陵,而那次的挖掘工作.......”</p>

“造成了华夏考古史上的一次惨桉。”</p>

叶纸‘诶嘿’了一声:</p>

“惨桉?”</p>

唐飞点点头,脸上浮现出一丝沉重,叹息道:</p>

“由于技术和观念问题,大量文物在出土后迅速风化毁坏,棺椁被博物馆办公室主任下令扔下山崖,万历皇帝和帝后的尸骨又在那几年被砸的尸骨无存,损失难以估量。”</p>

“为此在1997年,gwy还发布了《关于加强和改善文物工作的通知》。”</p>

“《通知》首次明确规定,由于文物保护方面的科学技术、手段等条件尚不具备,对大型帝王陵寝暂不进行主动发掘,并且一直持续到了现在。”</p>

听到唐飞这番话。</p>

一旁的徐云亦是微微叹了口气。</p>

唐飞说的定陵挖掘,也是新华夏第一座经国家批准,有计划、有组织、主动发掘的帝王陵墓项目。</p>

其实吧。</p>

项目最早准备发掘的是长陵,也就是明成祖朱棣的陵墓。</p>

那是在1955年10月份,科大首任校长郭沫若先生接到了一封时任燕京副市长吴晗写来的书信。</p>

内中说:</p>

“郭老:发掘长陵事,和各方面谈,都表示赞成。拟一报gwy文稿,可用否请斟酌改正。请你领衔,范文澜、沉雁冰、邓拓、张苏都会签名赞成的。”</p>

这份报告很快被发往了上面,不过由于发掘难度问题,1956年4月才转而决定先试掘定陵。</p>

1956年5月17日。</p>

定陵发掘工程正式启动。</p>

而这也正式解开了华夏考古史上知名惨剧的序幕。</p>

整个陵墓发掘的过程很顺利,没有人员伤亡,更没有考古小说里遇到的那些神鬼之事。</p>

前后不过几天,考古队很快就进入了地宫。</p>

地宫的后殿中停放着万历皇帝与孝端皇后王氏、孝靖皇后王氏三口棺椁,此前皆未遭到破坏,随葬品完整。</p>

另外土各类器物二千六百四十八件(不包括钱币和纽扣)。</p>

其中纺织品与衣物数量最多,共六百四十四件,主要是丝织品。</p>

此外较多者还有金器二百八十九件,银器二百七十一件,铜器六十五件,锡器三百七十件,玉器五十一件,漆器八十四件,首饰二百四十八件。</p>

然而由于当时的文物修复保存技术严重不足的缘故,专家们使用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甲苯溶液,来加固这些出土的丝织品。</p>

结果是初期效果不错,然而过了些时间之后,这些处理过的丝织品便开始出现了问题:</p>

它们陆续失去光泽、柔软和弹性,不但发黑发硬还变脆了。</p>

再加上当时也没有恒温恒湿避光的库房用来保存文物,结果导致这些丝织品大多严重损坏。</p>

同时为了满足定陵博物馆的展出需要,当时针对万历帝后的棺椁制造了复制品。</p>

孰料复制品造好后,定陵博物馆的某位负责人便命人将原棺椁当成垃圾给扔进了山沟。</p>

从此,万历帝后的原棺椁即消失得无影无踪。</p>

今天地宫中陈列的,仍是当年的复制品。</p>

至于万历皇帝和帝后的尸体,也在大变动的那些年里在定陵博物馆广场公开砸毁并且焚毁。</p>

所以自那之后。</p>

华夏便从未开启过帝皇墓的发掘工作了。</p>

......</p>

注:</p>

这几天开大会,所以大家都看不到本章说,但我后台还是会显示的,所以各位还是可以照常留言</p>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彼得·潘与辛德瑞拉 华娱之闪耀巨星 万倍返还,我收徒百无禁忌 总裁溺宠闪婚妻 从零开始的触手怪 夏叶的中古店 借种 陈平苏雨琪 我收服了宝可梦 不妙!总裁发现我造谣他不孕不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