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两个补偿嘛......“</p>
办公室里。</p>
听到徐云的这番话。</p>
田良伟正了正身子,在座位上换了个比较舒服的姿势,继续道:</p>
“第二个补偿相对来说属于长线范畴,短时间内你可能看不到什么效果——这个补偿是在通过基础审核的情况下,允许你的本子上一次百人A的会。”</p>
卡——</p>
徐云闻言脸色不变,但握住椅子扶手的力度却骤然大了不少。</p>
田良伟口中本子自然不是指禁漫天堂上的**,所谓上会也是另有所指。</p>
这两个词都是与华夏的科研基金有关。</p>
早先提及过。</p>
华夏的科研体系除了学士-硕士-博士-副高(副教授)-正高(教授)之外,还有另外一个特殊序列。</p>
那就是青尖、优青、青江、青千、杰青、长江、大千。</p>
在青年领域中。</p>
青尖最低,杰青最高。</p>
杰青对标的是长江学者和大千,属于‘青’字头的极限。</p>
而除此之外。</p>
一些机构也都会通过自有渠道评选出一些业内顶尖人才。</p>
比如各类省级的“安全帽型”学者:</p>
泰山学者、芙蓉学者、三秦学者、西湖学者、阅文十二天王等等.....</p>
不过目前国内能与国字头四青相媲美的机构评选,有且只有一个。</p>
那就是中科院的百人计划。</p>
当然了。</p>
百人计划也根据等级,分成三种类型。</p>
最低的是百人计划C,名称叫做【青年俊才】。</p>
接着是百人计划B,名称【技术英才】。</p>
再往上便是准国字号的最高级别,百人A,【学术帅才】——这些看起来有点中二的称号并非笔者编撰,而是确有其事.....</p>
其中百人A最少都能和青江同档,头部的50%可以对等杰青级别。</p>
而既然有人才分类,那么自然就需要有评选流程。</p>
这个评选流程就是所谓的‘会’。</p>
这个会有个比较拗口的名字,叫做面地青项目评审。</p>
实际上这个词是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地区科学基金项目工程的缩写,也就是从中各取一个字。</p>
所谓上会呢,指的就是你把项目写成申请标书——也就是所谓的本子递交上去。</p>
接着基金委依据通讯评审的结果,由评审系统汇总得出相应的打分排名。</p>
申报过本子的同学应该都知道。</p>
上会项目根据通讯评审意见自动分级,根据每一个项目的专家评审意见,赋予A、B、C的评审结果对应的分值。</p>
也就是赋予“优先资助”、“资助”和“不资助’,每个等级都会赋予一定分值,最后统计总分。</p>
通常一份面地青的本子会有3-5位函评专家,比如大部分的青年基金和医学口的本子会有3位函评专家,地区基金和面上基金则是5位函评专家。</p>
另外就是杰青会比较特殊一点,属于小同行评议,可以主动申请回避三个人。</p>
所以为啥说院士子弟会比较容易上“青”呢,原因就在于这里:</p>
大多数院士都会成为对应学部的评审团成员,虽然在自己学生的评选过程中要选择回避,但评审成员之间的关系在那边呢。</p>
有时候A的学生递了今年本子,B的学生可能明年递本,于是A和B就会做顺水人情了。</p>
这种情况不至于多普及,但也不算少见——实际上海对面也是这样的。</p>
从古至今,从国内到国外,任何一个行业都讲究人情往来。</p>
区别只是在于有些人能明白“度”在哪,有些人则比较肆无忌惮搞学阀。</p>
总而言之。</p>
由于每年都有新的后浪加入,所以竞争的激烈程度一年胜似一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