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啊,徐博士,上次你不还说自己做梦都想要几头驴吗?”</p>
做梦都想要的驴?</p>
难道是阿米驴?</p>
不过很快。</p>
徐云便意识到了什么,勐然抬起头,看着郑祖问道:</p>
“郑理事长,你说的莫非是......”</p>
“本土驴?”</p>
“当然了。”</p>
眼见徐云总算对上了脑电波,郑祖胸口顿时微微一松:</p>
“之前在介绍易安菌牙膏的时候顾经理不是聊到过么,限制易安菌牙膏产量的核心原因,就是本土驴的数量有限。”</p>
“所以过去的两个月里,我托一些朋友在国内找了一圈,可算找到了六头本土驴。”</p>
“于是我立马拜托他们把驴给买了下来,具体费用明细我交给了顾经理,明年年末统一从账面上报销。”</p>
徐云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p>
费用明细什么的不是重点,他此时的心思全然放在了郑祖的前半句话上。</p>
过了片刻。</p>
他总算想起来了前因后果。</p>
是了。</p>
当初在定制价格战会议的时候,顾群青确实提及过缺少驴毛的事儿——当时他给郑祖列了几个原因,其中有一项就是驴草料的开销。</p>
自己后来也确实补充了一句做梦都想要几头驴......</p>
那时候郑祖还问过一句话,大致意思就是是不是本土驴越多越好。</p>
在得到肯定答复后,他确实表示过会托人打听打听。</p>
结果没想到......</p>
郑祖的那句话并非说笑,而是真的托人在全国找起了驴。</p>
而郑祖一旦动用起了他的人脉......</p>
这样说吧。</p>
如果说搞科研,五个郑祖加起来都不如徐云。</p>
但若论人脉。</p>
公司上下两百多号人加在一起,都不够郑祖一人打的。</p>
作为新创基金的理事长,郑祖光微信就有三个——头两个已经加满了五千人好友,第三个号估摸着也快了。</p>
同时这一万多个好友绝大多数都属于各行业的中上层,最次也是一个招呼下去都能喊动三五个人的小主管。</p>
所以当郑祖出面后。</p>
一直困扰徐云许久的本土驴问题,便轻松迎刃而解了。</p>
“我那个找到本土驴的朋友在电信上班,是个川南区域基站项目的负责人。”</p>
电梯口边,郑祖正在向徐云介绍着更细致的情况:</p>
“他们基站点的边上就有几个很原始的村庄,青壮外出打工,老人和小孩待在村里,过着半自给自足的生活。”</p>
“我那朋友还算有些权力,看那些村民不容易,就调动了一套设备帮村子里打了口新井,又给每个村送了二三十箱牛奶,双方关系一下就拉近了起来。”</p>
“后来呢,他们那个项目没法回来过年,所以一个村子在年关前一个礼拜,就邀请他们到村子里一起吃年夜饭了。”</p>
说道这里,郑祖的语气不由激动了少许:</p>
“结果我那朋友在和村支书商量着怎么安排大锅饭的时候,忽然见到了几头拉磨的驴,再一打听才知道,这些都是纯种的本土驴!”</p>
“于是他立刻就提出了买下几头驴的想法,村支书不但没拒绝,还给了个很厚道的价格。”</p>
“再然后就是把这几头驴送出山,运到庐州安置的事儿了。”</p>
“其实前几天我就知道了这个消息,不过怕路上出意外,直到今天一切妥了才和你说。”</p>
听着郑祖的介绍,徐云的表情同样有些兴奋。</p>
那可是本土驴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