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壹帆看书【yifankanshu.cc】 > 其他类型 > 走进不科学 > 第四百零三章 载入人类科学史的一天(下)

第四百零三章 载入人类科学史的一天(下)(4 / 5)

如今理论上符合暗物质条件的粒子模型,只有五种:</p>

弱作用大质量粒子(WIMP)、</p>

轴子、</p>

惰性中微子、</p>

超大质量粒子、</p>

超轻失量粒子。</p>

其中最有意思的是WIMP和超大质量粒子。</p>

WIMP也叫冷暗物质,这类粒子如果存在的话,它们会在宇宙大爆炸之初大量产生。</p>

然后在宇宙的温度降低至WIMP粒子的质量能标之后,它们会快速地相互湮灭。</p>

最终剩余一部分遗留至今,成为暗物质。</p>

徐云在科院认识一个很喜欢仙侠小说的老教授,他还给WIMP取了一个很有仙侠气息的绰号:</p>

道标。</p>

这也是目前研究人员最多、话题度最高的一种模型。</p>

至于超大质量粒子么....又称为哥斯拉粒子、耳根粒子。</p>

它指的是质量大于暴胀能标.....约10^13 GeV的一类粒子。</p>

这玩儿意的运行机制不是重点,而是它一旦真的被发现,那乐子可就大了:</p>

因为这玩意儿可以通过其他热粒子湮灭的“freeze in”机制产生,是引力子的一种传播子。</p>

所以发现超大质量粒子,几乎就是买一送一发现了引力子。</p>

由于这五种微粒目前都找不到,所以业内也将这种现象称之为五子不行。</p>

当然了。</p>

除了这五种模型之外,原初黑洞也是一种天体型暗物质候选者。</p>

这种黑洞与恒星坍缩成的黑洞非常不同,它不是由天体物理过程演化形成的,而是从极早期宇宙的密度涨落直接形成的。</p>

参加过宇宙大爆炸的同学应该都知道。</p>

在宇宙诞生的极早期,宇宙暴胀为宇宙带来了原初的密度扰动。</p>

如果某些时空区域的密度扰动幅度足够大。</p>

那么随着视界扩大它就会包含足够多的物质,直接把这片时空区域坍缩成黑洞,这就是所谓的原初黑洞。</p>

众所周知。</p>

黑洞质量越大蒸发速度越慢。</p>

由计算可知,质量大于10^9吨的原初黑洞经过了138亿年的演化依然可以存活到今天,从而充当暗物质。</p>

未来的空间引力波探测实验,如LISA或我国的太极计划,目的之一也都是在寻找这种黑洞。</p>

只是没想到......</p>

整个科学界都迫切期待的暗物质,居然就这样被意外的发现了?</p>

这可是不下于海贼王的宝藏啊......</p>

如今再仔细顺着时间线回看回去。</p>

不存在静质量定义、没有实体、非基态情况下不会和任何粒子发生交互......</p>

甚至就在不久前基态处理的过程中。</p>

徐云他们还发现过高能光子结果不太明显,不变质量分布无规律的情况....</p>

还有暗物质的重要特性之一,动能远小于对应的静能.......</p>

可以这样说。</p>

除了没有确定过孤点粒子这玩意儿是否经过138亿年的演化遗留至今之外。</p>

此前孤点粒子展现出的所有属性,都是标准到不能再标准的暗物质特征!</p>

这应该说是众里寻他千百度呢,还是该说是无心插柳柳成荫?</p>

想到这里。</p>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彼得·潘与辛德瑞拉 华娱之闪耀巨星 万倍返还,我收徒百无禁忌 总裁溺宠闪婚妻 从零开始的触手怪 夏叶的中古店 借种 陈平苏雨琪 我收服了宝可梦 不妙!总裁发现我造谣他不孕不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