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意呆利Gran Sasso国家实验室的Borexino中微子实验,Borexino探测器的靶物质是278吨高纯液闪+1000吨纯有机溶剂缓冲区+2400吨超高纯水。”</p>
“虽然总质量和4000吨差别不大,但量级上却和咱们差了最少4个档位。”</p>
听闻此言。</p>
一位拄着拐杖、头发有些花白的老院士举起了手:</p>
“小鸡,你们这套设备如果捕捉中微子的话,年捕捉量能有多少?”</p>
季向东想了想,很快报出了一个数字:</p>
“按照往年的数值,我们每年能够提供100个以上的地球中微子吧——最少100个。”</p>
听闻此言。</p>
包括王老在内,一众大老轻轻点了点头。</p>
锦屏地下室实验室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暗物质,中微子的研究并不是首要重点——这点从全名上就能看出来。</p>
国内目前专攻中微子的基地有两个,分别是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基地,以及江门中微子实验站。</p>
这两个专业基地在液闪的量级甚至可以上到两万吨,捕捉到的中微子数量和神冈已经相差不多了。</p>
当然。</p>
这里仅指数量。</p>
中微子研究这块咱们和小日子确实有着不小的差距,这个差距属于成果方面的积累,不是精度达标就能弥补过去的。</p>
直面差距,努力追赶上去,这才是正确的做法。</p>
总而言之。</p>
C1实验室在4000吨液闪的情况下能捕捉100个地球中微子,这种效率已经可以算是很高很高了。</p>
随后季向东又指了指自己的右侧,继续道:</p>
“至于咱们隔壁则是水木的CDEX合作组,带队的是岳骞教授,也就是我们实验室目前的物理科学部主任。”</p>
“不过岳骞教授现在负责的‘盘古’10公斤量级高纯锗探测器系统正处于关键期,这段时间一时半会儿脱不开身,所以托我和大家道个歉。”</p>
众人很是和气的表达了理解。</p>
daX,都属于是锦屏实验室第一期CJPLI项目的下属两个分项之一,也是仅有的两个分项。</p>
前者代号盘古。</p>
后者代号熊猫。</p>
其中,水木大学项目组的核心装置高纯锗探测器,也是是世界上首个公斤量级点电极高纯锗探测器。</p>
它能够在质量小于10GeV的暗物质研究热点能区,开展轻质量区暗物质探测研究。</p>
2014年。</p>
CDEX实验组获得了在10GeV以下能区里同类探测器最灵敏的实验结果,排除了海对面T实验组多年来宣称的暗物质存在区域。</p>
嗯,然后水木校园网就在几天后被攻击了。</p>
不过CDEX的设备没这么大,它的原型机只有一吨,外表看起来和公园里常见的公厕似的......</p>
PandaX嘛....</p>
则是以液氙技术为主。</p>
当暗物质跟氙原子发生碰撞时,氙原子就会发光,同时也会产生自由电子,也是一种很有可行性的思路。</p>
中微子之所以被称为热暗物质,原因之一就是它有概率和氙原子碰撞发光——只是这概率很低很低就是了。</p>
而今天季向东等人准备运用的检测方式......</p>
自然就是液闪了。</p>
..........</p>
注:</p>
昨天一万零六百,今天稍微少点,手指负荷太大了,接下来应该都会这样,就是一天一万一天八千,这样我能有点时间去做手指针灸。</p>
求月票!</p>